•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古今亂炖)酷是一種人性

    酷是一種人性



    一般而言,“酷”是一種風格。平常說一個年輕人“酷”,說一件事情、一種行為、一種想法“酷”,都是誇讚,“酷”字都是褒義詞,有趣、好玩的意思。但是,作為形容詞,“酷”也有度的衡量,有程度、尺度、幅度的界定。超過一定的度,酷就可能變成可怕的情狀,比如殘酷、慘酷。有趣、好玩跟可怕、慘酷只是一根頭髮絲之隔,又像一張紙的兩個面。

    多年以來,我有個印象:在諸多網絡平台中,“知乎”是一個比較酷的平台,吸引了許多年輕人到那裡開設賬戶,參與問答遊戲,發表答問帖子。生活中遇到一些技術性難題,比如怎麼找裝修隊,滅蟑螂藥哪種比較有效,我都會到知乎上諮詢一下。知乎不會讓我失望。

    可是,我也有個感覺:知乎網上許多年輕人評論前輩學術造詣或他人著作時,往往出言不遜,有明顯的情緒化傾向。一直以為這是網絡寫作的特點,因為匿名,為了流量,情緒化只是一種風格,無可厚非。

    最近因為一個偶然原因,我集中瀏覽了知乎上若干用戶的作品,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有些帖子,表面上看是學術評論,但實際上是假學術評論之名,行造謠中傷、誣衊詆譭之實,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近取諸身,以一篇評論拙著《漢語複輔音說辨正》的帖子為例。這篇帖子的興趣顯然不在學術上,他(也可能是她,為行文方便,以下均寫作他)更關心我這個人。在評論拙著之前,先以曾經聽過我課的學生身份爆了不少我課內課外的料,真假參半。課上我介紹過自己關於上古漢語沒有複輔音聲母的主要觀點和若干論據是真的;把我觀察得來、兩個孩子邊音l的習得事實作為佐證是真的。

    (三之一)



    亞    瑟



60

鮮花
14

握手
56

雷人
9

路過
65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