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主持剪綵儀式 ![]() 周玉玲(右)向嘉賓介紹作品 周玉玲折扇畫展開幕 【澳門日報消息】氹仔城區文化協會主辦“周玉玲中國折扇畫作展”昨日傍晚六時半於氹仔舊城區藝術空間揭幕,展出周玉玲多幅中國水墨折扇畫作,讓公眾欣賞到美感與實用性完美融合的藝術作品。 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陳家耀、氹仔城區文化協會會長麥健智、澳門日報社長陸波、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策展人若昂及藝術家周玉玲主禮。 手持折扇起源於亞洲,最初用於降溫,後來被視為裝飾、身份和個人品味的象徵。中國扇面繪畫始於唐代,藝術家在精緻的半圓形扇面上精準而熟練地創作。主辦單位期望通過展覽展現中國古代文化,讓參觀者感受藝術滋潤的生活細節。 周玉玲生於澳門,自幼對藝術有廣泛和濃厚興趣。七十年代初期拜關萬里為啟蒙老師,學習工筆花鳥,又隨李論研習西洋畫。七十年代後期移居香港,拜在羅醉山門下學習花鳥山水,又隨梁子江學習書法。回澳後,隨趙偉夫研習中西畫藝。八十年代追隨趙少昂學習嶺南絕藝,亦曾赴北京追隨許俊修習工筆花鳥。九十年代移居溫哥華期間,又隨來自北京的宋唯源修習寫意山水花卉。 融合美感與實用性 今次展覽周玉玲以卓越技藝,用中國水墨為摺扇畫注入新意,展示實用性與美觀,她選擇的扇面圖案靈感源自花卉、水果及蔬菜,還有昆蟲與鳥類。每幅作品伴短詩題詞,表達藝術家在特定時刻的情感。周玉玲說,作品中描繪的源於日常所見,希望通過作品呈現生活中美好和生動的元素。 展期至九月十七日。展覽獲文化發展基金資助。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