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影翩翩 自從巴金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寫下《鳥的天堂》這篇著名的文章以後,江門的小鳥天堂變得天下聞名。時至今日都有大量的遊客來到天馬河,一睹“獨木成林”的大榕樹,以及棲息其中的萬千飛鳥。 巴金先生寫道:“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接着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這段經典的寫實描寫,仍是現時遊客乘船至江心時的所聞所見。 大灣區本來就擁有鷺鳥生存的優越環境,豐富多樣的濕地資源和肥沃水域帶來的充足食物,讓這些白色精靈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海邊、灘塗甚至人工湖、公園水池。隨着近年生態保護的不斷升級,大灣區已然成為鷺鳥的樂園,我們在家門口就可欣賞羽影翩翩。 南灣湖、龍環葡韻這些地方一直是鷺鳥活躍的場所,而路氹濕地因持續修復紅樹林,更可不時見到成群白鷺。牠們或掠過水面,或憩於枝頭,或行走灘塗,是紅樹林不可或缺的美麗身影。牠們似乎不怕人,只要有一汪水池就能見到牠們撲朔的翅膀。記得有次在媽閣見到一隻成功狩獵的白鷺,尖尖的喙只是往水裏輕鬆一啄,就叼上來一條小魚,十分有趣。 若周末走遠些,去珠海金灣的鷺鳥天下,則更能欣賞到壯觀的奇景。這裏本就有着良好的生態環境,又人為地為鷺鳥的棲息搭建草棚,種植荷花,養育魚蝦,也難怪有多達數十種鳥類聚居於此,繁衍生息。看了園中的圖畫科普,才知道原來白鷺也分為大白鷺、中白鷺和白鷺三種,而頭頂幾根蓑羽、黑喙黑腿配鮮黃腳趾的,是為真正的“白鷺”。 感謝鷺鳥,讓繁忙的都市多了一份靈動與詩意。 楊 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