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裘玉華在《如來神掌(三集)》智破五雷霹靂陣 ![]() 《雪花神劍(三集)》乃不折 不扣的戰爭片格局 歪心邪意興風作浪 狐媚魘道覆雨翻雲 一九六四年是香港史上罕見的一年,香港天文台曾兩度懸掛十號風球,繼超強颱風“露比”在九月五日橫掃香港後,颱風“黛蒂”在十月十二日至十三日襲港,兩者皆造成重大的傷亡和損失。凌雲作品《如來神掌(三集)》(一九六四年)在“黛蒂”除下的翌日上映,故事描述“無定飛環”孫碧玲(容玉意飾)被暗殺後,“火雲邪神”古漢魂(檸檬飾)跟“三絕掌”傳人“天地人三魔”(何少雄、張醒非、李壽祺飾)談判不果,被迫使出如來神掌第九式“萬佛朝宗”,風起雲湧之際,對方跪地求饒,邪神試圖掌控局勢,可惜其浩然正氣和武力威懾未能化解爭端,更因誤判風險而不敵野心家的陰謀詭計,慘遭暗算,臨終前為免神功失傳,拼死把掌形印在六鼎古廟的鼎上,情節出人意表。同樣意想不到的是,該片首映當天,蘇聯發生政變,尼基塔 · 赫魯曉夫下台;兩日後,中國成功進行了首次原子彈試爆,成為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第五個擁有核武的國家。 當時亞洲的很多地方,反帝反殖運動所帶來的衝擊比冷戰更甚。各種思潮在各地激盪的時候,香港卻受制於極度凝重的冷戰氛圍。戴麟趾於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五日宣誓就任香港總督,豈料自下半年起,香港社會和地緣政局都有風雲變色的跡象。其後香港的銀行擠提風潮①和香港戰後首次股災,早在那段日子已經微露端倪,而亂象橫生的東南亞區域則籠罩着暴力和鬥爭的陰霾——七月二十一日,馬來西亞聯邦的新加坡州,爆發馬來人社群與華人社群之間的大型種族騷亂;接着馬來西亞與印尼持續出現軍事衝突②;幾乎同一時期,美國借“北部灣事件”促使越戰升級。動盪與危機似乎遠離香港的社會環境和民眾生活,不過電影產業具有跨國和跨區域的性質,勢難獨善其身。無怪乎粵藝製片公司於九月推出的《七煞掌》(一九六四年),描述歪心邪意的外來力量興風作浪,處心積慮離間蘇、賀兩家幾十年的鄰里街坊情誼,而只有一街之隔的兩間武館,矛盾更被激化至沸點。 面對各式各樣如箭在弦的武裝衝突和種族紛爭,粵語武俠片裡的台式武俠勢力,自然而然地從原來的武林浩劫趨向眼前的戰爭想像。正如仙鶴港聯影業公司電影《雪花神劍》(一至四集,一九六四年)裡冥嶽進攻少林一段,不但人多勢眾,氣吞山河,還有毒煙火彈以及音波功對壘,乃不折不扣的戰爭片格局,正派兩大高手忽然倒戈相向,使人莫名其妙;直至終極群戰,景象異常慘烈,雙方差不多全軍覆沒。相比之下,《如來神掌(三集)》的製作規模和戰鬥場面較小,然而片中首個生死關頭為龍劍飛(曹達華飾)、裘玉華(于素秋飾)、裘玉娟(林鳳飾)、陸瑜(關海山飾)、畢孤(高魯泉飾)五位主角身陷點蒼派的五雷霹靂陣。這個威力驚人的陣法迥異於《碧血金釵》(一至四集,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中紫衣女(雪妮飾)的奇門遁甲,反而近似現代戰爭中的地雷陣;眾人動彈不得而且無計可施之時,全憑裘玉華急中生智,運用無定飛環破陣逃生③,化險為夷。 《七煞掌》的首個戲劇衝突源於兩派弟子多年以來的磨擦和積怨,而《如來神掌(三集)》的首個戲劇衝突則始於大家懷疑孫碧玲之死跟點蒼派、天香教、三絕掌有關。畢孤無證無據便一口咬定點蒼派是兇手,徒弟陸瑜覺得要問清楚才能出手,立即遭其反駁:“唓,做人使乜咁清楚吖,係咁咦口架咋,如果樣樣都要清楚,我就唔收你做徒弟教你七旋斬口架。”畢孤魯莽行事,比年輕人更衝動,不僅沒有查明真相便動武,事後知道自己冤枉好人,既不道歉也不賠償,還要歪理連篇。何以一教之主以及四名主角的領頭羊,竟然集喜感、權威和諷刺意味於一身?這個年過半百的反面教材一直帶頭闖禍,節外生枝,愈幫愈忙,但從中得到了歷練的機會;火雲邪神歸天後,他正式勝任後輩們的啟蒙導師,並且力勸眾人不要前往三絕宮報仇:“以往講到打,我梗主張你哋去打口架,不過而家唔係喇,如果冇必勝嘅把握,我哋就唔好輕舉妄動吖嘛”,之後又使用激將法為他們解圍。 編劇司徒安的高明之處,是以孫碧玲之死來跳出首兩集的家庭倫理主軸,再用“天地人三魔”的狐媚魘道、覆雨翻雲來指涉全球亂局下的世道人心。三魔以清算六十年前的舊帳作為幌子,密謀剷除兩大名宿,旨在獨霸武林,操縱江湖。火雲邪神認為“大家打來打去,雙方總會有死傷嘅,咁又何必呢”,戰勝三魔後更表示“萬佛朝宗係愛嚟化解一切怨仇嘅,唔係要嚟殺人嘅,只要你哋能夠肯真心真意去悔改,我就放過你哋”,可是他的反戰意識偏偏成了其致命傷。最終四位師傅輩皆命喪於霹靂銀梭之下,武林傳統權力煙消雲散,只留下生機無限的幼苗。如此極端的新老交替情況為過去少見,其中邪神之死和畢孤之死均被寫入武俠電影史冊——後者因捨己救徒而斃命,遺言意味深長:“我長離七斬一生人都係鍾意歎慢板,樣樣都行遲一步,呢趟我……我要行先,我……我叻返一次喇……你哋大家唔使傷感,嚟嚟去去,去去嚟嚟,唔嚟唔去,唔去就唔嚟,東島長離。” (粵藝武俠片的前世今生 · 六十) 註釋: ① 一九六五年初爆發的銀行擠提風潮,跟香港政府過分干預自由經濟有關。魯金:《香港社會掌故叢談》,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一月,第一百八十九頁。 ② 一九六四年八月至十月期間,印尼傘兵先後三次準備發動攻擊,但皆事蹟敗露,沒有得逞。馬來西亞政府於九月三日宣佈緊急狀態。廖文輝:《馬來西亞:多元共生的赤道國度》,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九月,第四百〇七頁。 ③ 裘玉華把無定飛環放在地下,用掌力推動,讓飛環撇過,引動火藥爆炸,五人跟着飛環走出去,終於大破五雷霹靂陣。 令狐昭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