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席嘉賓主持啟動儀式 ![]() 出席成功申遺二十周年啟動禮人士合照 澳申遺成功廿周年慶典昨啟動 系列活動至十二月逾五十場 【澳門日報消息】由文化局主辦、市政署和郵電局協辦的“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二十周年慶典”昨於崗頂劇院啟動,系列活動本月至十二月陸續推出,涵蓋約二十項逾五十場精彩活動。文化局長梁惠敏致詞重申,特區政府始終遵循世遺保護的理念精神,與社會各界合力做好“保護傳承”與“創新利用”工作。 啟動禮昨日下午四時半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中聯辦副主任張應杰,十五運會組委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廣東賽區執委會主任、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曦,外交公署副特派員孫向陽,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四局局長陳偉,梁惠敏,郵電局長劉惠明,市政署市政管委會主席周偉迎出席主禮。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代主任梁詠嫻、旅遊局長文綺華、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張建洪、教青局長龔志明、公共資產監督管理局長陳海帆、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白冰、海事及水務局代表薛啟善、廣東省政府代表、文化發展諮詢委員會及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本澳世遺管理單位、文遺相關領域及社會團體等見證。 保遺貢獻澳門經驗 中國文物學會專委會主任、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單霽翔以視像方式致賀詞,強調要讓歷史根脈所承載的遺產“活起來”。文化局通過舉辦藝術節、音樂節等不同文化活動,使遺產持續散發獨特魅力。站在申遺成功廿周年的新起點,期望澳門繼續成為遺產保護與活化利用的榜樣,並且貢獻“澳門經驗”。 保護傳承創新利用 梁惠敏致詞稱,國家主席習近平讚揚澳門是“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是“偉大祖國的一方寶地”,充分肯定澳門在不同歷史時期扮演的重要角色及作出的獨特貢獻。二十年前,在國家大力支持與幫助下,這份因獨特歷史而誕生的文化瑰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載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澳門取得首張世界級的文化“金名片”,讓世界看見澳門作為東西文化交匯節點的突出地位與貢獻。 文遺保護是一場永續傳承的文明接力。廿年間,特區政府始終遵循世界遺產保護發展的理念精神與工作框架,與社會各界合力齊心,堅持“保護傳承”與“創新利用”雙軌並行,透過法制建設、修繕監測、科技保護、國際交流等,為歷史城區築牢保護屏障,以活化利用、青年教育、社會推廣,建構全民參與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在新起點上,將繼續秉持敬畏歷史、熱愛文化之心,在守護好世遺歷史文脈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活化利用,加強以文化資源惠及社會大眾,着力發揮“澳門歷史城區”在促進國際間文明交流互鑒的獨特作用,增強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築起新時代不同族群友好交往的溝通橋梁,續寫澳門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十二月辦國際論壇 啟動禮上,劉惠明與梁惠敏共同主持“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二十周年”郵品發行儀式。梁惠敏亦為“世遺走走看”研學遊主持開學禮。同日發佈慶祝申遺成功二十周年宣傳片。文化局將於十二月舉辦以“文化遺產保護”為主題的“文明互鑒”國際論壇,屆時邀請多位全球文化及相關領域的重量級人士來澳,開啟一場跨文化、跨領域的文明互鑒與思想交流盛宴。亦將聯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作大型世遺紀錄片,彰顯澳門中西文化交流橋樑的重要角色,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澳門故事,打造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