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暑假帶孩子外遊 走過數十寒暑,我從未跟父母去過任何長短途的旅行,這成了我心底的一個遺憾。 暑假的到來,各種關於帶孩子外遊的文章、短視頻傾巢而出。有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暑假與其讓孩子刷題刷手機,還不如去見見世面。有人卻說,帶孩子外遊是最大的騙局,錢花了、高級酒店住了、網紅景點打卡了,孩子卻甚麼都沒學到;說旅遊是高刺激娛樂,應該延遲滿足孩子。當然也有人說,孩子幾歲以前根本沒記憶,去了也是白去。 我家孩子未足三歲時第一次外遊,整個家族十數人浩浩蕩蕩。孩子爺爺不時說着小孩吃酒店自助餐的趣事;姑媽稱讚孩子兩歲多整個旅程不用抱不用坐嬰兒車很厲害;我記得孩子在酒店巨型浴缸泡浸的快樂。九年前在當地買的地方限定星巴克小熊,孩子還天天抱着睡覺。孩子對這趟旅程有記憶嗎?大概沒有,可是它成為了家族裏每個人的共同回憶。 在我看來,帶孩子旅遊不是為了長知識見世面,這太功利。旅遊不過是讓一家人放下日常的瑣事,二十四小時好好陪伴、好好相處。看看日常看不到的景點,吃吃當地小食,創造共同記憶。孩子記得在台灣玩卡丁車的刺激;記得沙巴瘋狂吃迴轉壽司;記得吉隆坡的鬼屋博物館;記得媽媽在前往美人魚島的快艇上吐得生不如死;記得……這些美好的回憶,或許會在某一天我們深陷人生低谷及困難時,化成養分拉我們一把。 各家經濟狀況、父母的假期等未必一定能帶孩子外遊,家長實在不必攀比及內疚。去內地幾十元報團摘個龍眼荔枝,三兩百元住一晚民宿,或是到鄰近的主題樂園玩一天,在孩子心裏的快樂指數絕不比出國低。孩子在意的從來不是玩甚麼吃甚麼,而是同行的父母是否用心陪伴。 離 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