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關稅名單還未見台灣,引發台產業界信心危機。(中央社) 美關稅未明衝擊台產業信心 美國政府此前已公佈四批對外關稅名單,但台灣都未被納入,引發台灣產業界關注。台灣工商界人士公開喊話民進黨當局,要清楚向民眾說明與美方磋商進度,並直言若最終台灣關稅仍維持在兩成以上,應向民眾道歉。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估計,美對台關稅最終落點應介於一成至兩成之間,台灣中華征信所則保守預期將控制在兩成以下。然而,不少專家與市場傳言均指出,美方內部評估存在兩成五到三成二的稅率版本。若落在三成以上,恐被視為美方有意限制與台灣貿易往來,將重創台灣整體產業與供應鏈的信心。 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許舒博日前出席活動時表示,美國關稅名單陸續出爐,卻遲未見台灣,讓外界對談判結果感到焦慮。他說,新台幣匯率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升值,若未來稅率仍高於日本、韓國,勢必將對出口產業造成衝擊。 拿民眾健康當籌碼 據台媒報道,在台美關稅談判中,民進黨當局打算放行過去管制的美牛內臟及絞肉,並放寬豬腎中萊克多巴胺(瘦肉精)殘留容許值,作為與美國的談判籌碼,這一信息已向美方傳遞。在野民代批評,民進黨當局對美方的配合早已毫無保留,從台積電出走美國,到半導體技術全面對美開放、擴大投資,新台幣匯率更因美方壓力升值逾一成四,如今還要進一步拿民眾健康作為談判籌碼。 民進黨籌碼早用盡 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專家評論表示,外界普遍憂心台灣恐面臨兩成五甚至更高的出口關稅,遠超過原先預估的一成。民進黨當局過去幾年在半導體、防務、能源議題上,已將談判籌碼悉數端出,包括台積電承諾在美追加投資超過一千億美元、積極預購美國液化天然氣、防務預算提高至佔GDP的百分之三並大幅擴大對美軍購。然而這些大動作,似未能換來期望中的關稅優惠。 刻意拖延公佈時間 目前台灣社會輿論普遍質疑,民進黨當局是想將關稅談判刻意拖過大罷免投票日,以免影響民眾投票意向。在主要網絡論壇上,不少網友認為公佈時間會拖到大罷免後,“大約七月廿七日之後才會公佈(廿六日為罷免投票日)”,認為公佈談判結果與大罷免時程連動。台灣聯合新聞網稱,相較於先前民進黨當局一再強調會爭取進入首波談判名單,現在明顯進度緩慢,這種微妙的氛圍轉變,給人不小的想象空間,難道是怕結果公佈會影響大罷免嗎? 談判過程黑箱作業 台灣《中國時報》社論指出,相較於日、韓與美國談判的重點透明公開,清楚交代談判細節,台灣近三個月來與美談判可說完全黑箱。民進黨當局一直遮遮掩掩,官員強調談判過程中未涉及匯率議題,但同期新台幣卻如“坐火箭”般上揚,讓企業實在很難信任。美國關稅政策確實會引發台灣產業很大問題,但更讓人憂心的是民進黨當局黑箱談判引發的信心危機。談判小組一路黑箱作業,更從未找企業協商。長此以往,企業想不出走也難,台灣產業空洞化危機恐一觸即發。 (香港十四日電) 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