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 近年從媒體上常聽見“幸福感”一詞,起初有點不以為然。但久而久之,從一些見聞和經歷中,反思自己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 話說早前參觀位於石排灣的兩所相鄰復康機構。據負責人介紹,兩中心各佔地近二萬呎,服務對象均為十六歲以上傷殘智障人士。其中一間為日間庇護工場,提供職業培訓及就業支援,軟硬體設施齊全;另一間則提供家庭式輔助住宿服務,院舍空間寬敞舒適,環境簡約溫馨。在個人觀察及與院友接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他們生活在其中,心情愉悅,滿是家的感覺。 參觀後,我心想:家有殘障成員固然不幸,但本澳社會復康服務日臻完善,讓有特殊需要人士大都能得到平等教育、經濟補貼、生活安置等,紓緩其家人的照顧壓力,可說是不幸中的大幸。 另一例子來自一位耄耋好友。每次見面閒聊,他總要讚嘆一番:“中國上下幾千年歷史,從沒有像如今這樣好的光景。不單自己過上好日子,最難得的是看到家鄉的弟妹早早退休下來,享受社保養老,晚年生活無憂。”這位老朋友早年隻身從中山來澳投親,經過幾十年摸爬滾打,捱盡辛酸,今天兒孫滿堂,生活安穩,知足常樂,難怪他總是把“感恩”二字掛在嘴邊。 第三個例子是早前歐遊,身邊朋友得知後頻頻叮囑:“小心錢包。”我心裏疑惑:外國治安問題真的那樣嚴重嗎?結果呢,在旅途中親眼目睹三位團友“幸運遇上”。第一位,高大威猛的男士被小偷“埋身”,幸及時發覺喝退,財物力保不失;第二位,女士被偷走碎銀包,算是小破財得個教訓;第三位,後生女證件、信用卡被盗,損失慘重兼麻煩透頂。親身見證讓我聯想起,澳門被喻為是世界上治安最好地區之一,現時本澳良好治安環境真的得來不易!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說道:“這二三十年是在中國歷史上幾千年沒有碰到的安樂、太平,大家還不滿意嗎?太滿意了!”並引述兩句古話:“寧作太平雞犬,不為亂世人民。”告誡我們要懂得珍惜,心懷感恩。 我們生在太平盛世的年代和國度,只道一切是尋常。或許只有經歷了種種對比之後,才能真切感受到幸福生活的存在。“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感恩、感激、感謝那些一直在努力提升國家、特區居民幸福感的人們。 古 月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