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傷心 作者內田麟太郎以淺白易懂的字句,配以高巢和美溫暖柔和的畫風,在兒童繪本《可以哭,但不要太傷心》裡透過一位去世老人,和小孫子談談與“親人離世”相關的生命課題。 關於失去。小孫子不懂得“離世”的意思,仍然在等待常常陪伴身邊的爺爺出現。知道沒有再見的一天時,大聲哭泣。爺爺笑稱小孩為“愛哭鬼”,卻是一個他最喜歡的愛哭鬼,因為“愛哭鬼懂得體諒別人的悲傷”。所以,哭吧,因失去而哭泣是自然的事,但不要太過傷心。好在時間是仁慈的,淚水會漸乾,傷痛會痊癒。小孩慢慢習慣沒有爺爺的生活,慢慢重拾笑顏、向前奔跑,這是爺爺最希望看到的。 關於思念。小孩逐漸成長,可能會忘記了爺爺。不過,在某個時刻,走過河畔、穿越樹林、轉個街角、漫步田野,驟然想起爺爺慈祥的音容。兩人曾在河畔看藍天白雲,聽大葦鶯的叫聲;在樹林小路上捉紅蜻蜓,手牽手逛街;在田野阡陌欣賞雨後彩虹……即使無法再相見,即使不常記起,只要回想起昔日共度的片段,原來那溫馨而快樂的記憶,永不褪色。 關於承傳。年復一年,孩子長大了,走在屬於自己的人生路上:可能遇上喜歡的人,生兒育女,有了自己的小孫子。有一回,兩人走在樹林的小路上,小孫子用帽子捉到紅蜻蜓,得意地轉頭向老人露齒一笑,這似曾相識的情景讓老人幡然醒悟,當初自己的爺爺想讓他明白的事:“死去的人,都希望活着的人過得快樂幸福,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感謝彼此陪伴的那一段路,小孩天真的笑顏長留於爺爺心中,那是他最美好的回憶。 小孩對去世爺爺的哭泣、不捨與想念,在爺爺溫柔的安慰下,化為向前的力量,這是爺爺給他最後的禮物。 阿 絲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