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結仁 教師:傳承世遺教育 【澳門日報消息】歷史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李結仁認為,繼續從基礎教育做起,讓學生加強認識澳門世遺的歷史背景、申遺過程和重大價值意義等,有助推動年輕一輩自覺肩負保護、傳承、活化澳門世遺的責任和使命。 李結仁稱,作為中學歷史教師,會從三方面強化世遺教育工作。一是做好歷史課堂中關於澳門世遺、澳門歷史文化的教育。早於二○一八年,全澳學校開始使用教青局與人教社合編的歷史新教材,在愛國愛澳大原則下,根據歷史時序在每章節中加入澳門世遺和澳門史的內容,從澳門的鄉土情懷擴展至國家情懷。澳門歷史科基本學力要求中,亦有澳門世遺、澳門歷史教育的體現。歷史教師應該在基力要求指引下,做好課堂上澳門世遺教育。 二是推動課外活動導入世遺教育和實踐。以其執教的學校為例,歷史科設有“第二課堂”,致力培養中學生成為世遺導賞員,推動學子認識、熟習澳門合共廿二座歷史建築與八個廣場空間所構成的“澳門歷史城區”,並由中學生帶領該校幼兒遊覽世遺路線,做到學生之間互助互學的文化傳承。 三是積極參與和助力特區政府、社團推動的世遺推廣、傳承項目。如文化局主辦的“澳門文化遺產小小導賞員計劃”;澳門基金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合辦的“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澳門歷史文化學界考察活動”及其他文化社團舉辦的展覽、競賽、考察等。通過課程、教學、活動、社會參與等,推動下一代保育世遺。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