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內地港澳校簽AI教育倡議



高錦輝

各方代表簽署《內地與港澳AI科創人才協同培養倡議》

    四十九校共育科創人才



    內地港澳校簽AI教育倡議



    【本報記者廣州十三日電】二〇二五粵港澳大灣區AI科創人才協同培養交流活動昨日在廣州市南沙區維港青藤中學舉辦。期間,內地多省及港澳四十九所中小學代表簽署,並發起《內地與港澳AI科創人才協同培養倡議》。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立法議員兼澳門培正中學校長高錦輝出席活動。



    是次活動由香港教育局、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教育局指導,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辦,暨南大學、霍英東集團、維港教育集團、灣區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協辦,廣州暨南大學港澳子弟學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駐粵聯絡處承辦,以“智匯灣區 · 科創未來”為主題。

    活動期間,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內地多個省市與港澳共四十九所中小學代表首次聯合簽署,並發起《內地與港澳AI科創人才協同培養倡議》。該倡議提出五大AI科創人才共育目標:一是提升AI教育質量,聯合開發灣區特色與國際視野兼具的AI實踐課程,共建共享數字教學資源。二是加強教師交流,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開展聯合教研與AI應用培訓。

    三是豐富學生實踐交流,如舉辦跨域人工智能聯合課程、研學營等活動,搭建“產教學研”合作平台,提供多元化實踐機會。四是創新融合培養模式,探索“AI + ”項目式學習創新,共建創新實驗基地,推動成果轉化應用。五是匯聚多方支持力量,呼籲政府政策支持、高校資源保障、企業資金技術投入,構建發展新生態。

    該倡議覆蓋內地多省市與香港、澳門地區的代表性中小學,如香港培正中學、澳門培正中學、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廣州/東莞/佛山)、廣州市南沙區維港青藤中學、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等,明確提出推動課程共建、資源共享、師資共訓、項目共研等合作目標。

    澳“以賽代練”成效顯

    高錦輝在出席題爲《多元路徑,共育英才:灣區中學探索科創人才早期培養新模式》的圓桌對話時指出,澳門培正中學通過跨區域姐妹校合作,不斷推動師生交流與資源共享,已形成“灣區融合先行”。

    高錦輝稱,澳門科創教育以素養培養見長,雖無內地高考或香港文憑試(DSE)壓力,但通過“以賽代練”等實踐模式,成效顯著。穗港在創新科技領域各具優勢,澳門側重動手能力,三地互補性強,需建立跨區域早期培養標準與評估體系,如聯合課程開發、師資交流及賽事聯動,以整合資源、提升整體競爭力。



8

鮮花
91

握手
69

雷人
43

路過
69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