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增強心理韌性的有效回應



    增強心理韌性的有效回應



    在孩子們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挑戰和困難。這時,家長的回應與支援方式尤其關鍵。只有家長秉持着理解和支持的態度,才能協助孩子培養出積極的心理韌性,使他們能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避免負面回應

    當孩子面臨挫折時,否定、批評和指責只會讓他們感到更加沮喪和無助。家長應該先梳理孩子的情緒,避免負面回應,適當給予支援,並引導孩子接納、評價和創造新方法來應對,好讓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培養起來。

    以哭泣為例說明,家長要特別注意,男孩和女孩都可以哭,哭泣並不是羞恥和錯誤的。哭泣除了是一種情感表達方式外,更是孩子探索世界、認識自我、形成情緒管理策略的重要途徑。面對挫折或困擾時,哭泣能夠幫助孩子釋放緊張和焦慮,讓孩子在經歷負面情緒後得到心理上的紓緩和平靜。哭泣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社交技巧。通過哭泣,孩子可以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這為他們日後的社交互動奠定了基礎。因此,當孩子感到悲傷或痛苦時,不必抑制他們的哭泣,讓其自然地發生,如果沒有其他干擾,大約十五分鐘左右,孩子的生理系統便會自行調節,這時家長就可以開始慰問,再作出適切的引導。

    家長可以這樣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想哭就哭出來,我會在這裡陪伴你的。”待孩子哭完之後,家長可以說:“我感受到你很難過,是甚麼事情發生了,讓你感到如此難受呢?”此刻,孩子得到家長共情後,情緒可能會再一次上揚或哭泣,此刻家長可耐心地等待一會,之後再試着提問:“我的寶貝孩子,你願意向爸爸/媽媽分享嗎?讓我們一起承擔。”這樣的話語能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更有勇氣面對困難。同時,孩子才能學會正確地處理情緒,避免抑壓情緒帶來的心理問題。

    適時鼓勵

    鼓勵性說話是家長常用的引導方法,它能夠在短時間內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所以不少家長在孩子面對挑戰時,會用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如“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再努力一點就成功了”,這些話語在一定情況下確實能起到鼓勵的作用,但不宜長期使用,特別是在困難的任務上更不適合。因為這樣會讓孩子過於依賴外界的肯定,從而削弱他們的自主性和內驅力。當孩子能力不達或任務過於艱難時,更會產生無助感。

    家長可以這樣鼓勵孩子:“我看到你在努力,這很好。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讓他們學會從失敗中汲取經驗,不斷接受新挑戰,跳出舒適圈,提升自己的堅毅力。

    用啟發式提問增強解

    難能力

    在面對孩子的挑戰時,筆者建議家長採用啟發式的提問。因為這種模式能幫助孩子發掘自身的不足或不滿意的地方,促使他們重新整合或調整自己的資源來解決問題,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例如當孩子說:“今次測驗好難,我討厭英文,我不讀英文了。”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出背後的情緒,如生氣、羞愧、害怕等,然後再探究孩子背後的期望。接着,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學習效能或測驗技巧等,將消極情緒轉為積極意圖。以下舉出一些具體的提問方式供參考:“我聽到你的說話了,今天測驗讓你對英文感到難過,是嗎?”“爸爸/媽媽願意聽到你說,你的感受很重要,請告訴我多一點。”“是不是在英文測驗中遇到了甚麼困難?是感覺自己記不住單詞,還是不理解語法,還是有其他狀況發生?”“有沒有想到一些行動或方法,可以用來改變這個情況呢?”

    啟發式提問的好處在於,它讓孩子學會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即使孩子不一定能解決問題,但孩子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已獲得很好的啟發,從而提升自己的解難能力和心理韌性。這樣,當他們日後再面對挑戰時,就能運用這種模式來思考。

    提供溫暖支援

    在啟發式提問結束之前,家長還要記得給予孩子支持和溫暖。家長可以這樣說:“你需要爸爸/媽媽協助甚麼嗎?”或“有甚麼需要協助的話隨時向爸爸/媽媽提出。”這樣的話語,看似簡單,其實是給了孩子內心的溫暖和支持,讓他們更有底氣和勇氣去面對困難。

    對於年紀較小、無法用言語完全表達的孩子,家長可以通過二分法的方式來與他們溝通。例如問孩子“現在情況是舒服還是不舒服?”或“能量狀態是高還是低?”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孩子更容易選擇和回答。當孩子長大一點能表達想法時,家長可以給予多一項選擇,這樣可以啟發孩子思考和自我覺察。

    如果孩子提出的請求,超出家長能力範圍的話,家長可以用人工智能科技搜查資料和答案,或主動向專家、經驗豐富的師長朋輩學習。這樣,家長就能更好地協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明白解難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種,碰到問題時多以行動實踐來解決,如果自身資源不足時,懂得向外尋求資源,這麼一來,亦有助提升他們的心理韌性。

    結  語

    心理韌性是孩子在面對生活挑戰時不可或缺的能力。家長們可以通過日常的教育和引導來培養孩子的心理韌性,讓他們在面對困難時能夠保持冷靜、樂觀和堅強。

    無論未來的道路如何坎坷曲折,孩子們都能夠勇敢地走下去、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充滿愛與支持的成長環境吧!

    (心理韌性 · 二)



    澳門兒童及家庭

    教育協會理事長



34

鮮花
70

握手
42

雷人
98

路過
8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