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讀法律也學賞詩

    讀法律也學賞詩



    在英美的法律界,嬰兒潮一代成了中流砥柱,深明優質的文字,藴藏舉足輕重的力量。偶爾接觸英美大法官的結案陳詞,不難發現他們喜愛引用奧威爾、狄更斯、赫胥黎等大作家的名句。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作品,長期高踞法官引經據典的榜首,而《哈姆雷特》則是美國最高法院法官的最愛,足證莎翁不囿於時代的文字魅力。莎士比亞是否曾正式修讀法律,後世無從證實,但他總愛為筆下的人物故事注入法律的元素。譬如《哈姆雷特》的主角哈姆雷特在第五幕,便有一場關於毆打罪的推論。

    表面上看,法律與文學交集不多,但西方法律界對莎士比亞一向情有獨鍾。在現代英語世界,莎劇屬於高級文化,精緻又不失通俗元素。法官引用莎翁作品中的名句,除了為判詞注入一錘定音的歷史感,也為裁決設下相關的語境,在幫助公眾明白案件之外,也會影響陪審團的最終決定。“莎士比亞”在英語可以是形容詞,被形容的人和事,必存在悲劇色彩。二〇一七年,南非截肢短跑選手比斯托利斯謀殺名模女友瑞娃 · 斯廷坎普的新聞,便相當“Shakespearean”。比斯托利斯自小配戴義肢,憑堅毅意志與不懈努力,克服傷殘對生活造成的不便,長大後在田徑場上取得驕人成績。然而在二〇一三年的情人節,比斯托利斯聲稱誤以為有賊入屋而不慎開槍殺死女友。警方指控他謀殺,比斯托利斯堅決否認控罪,幾經周折,南非最高上訴法院最後改判他謀殺罪名成立。當年的法官,便以莎式悲劇形容這宗謀殺案。

    在英語國家修讀法律,課程內容不時有莎士比亞的身影。譬如哈佛法學院就有研討班,以他的劇作為核心內容,學生可從中探討公義與道德的關係。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亦有提供“莎士比亞和法律”的課程,由法津學院和文學院共同負責教授,希望學生了解法律在個人和社會之間所發揮的作用。從文學的角度切入法律,大學希望法律系學生將來畢業後,可以成為出色稱職的律政人才:有道德操守、富同理心、挑戰先入為主的觀念,繼而作出情理兼備的判決。

    要具備上述條件,學生須培養對文學的興趣和觸覺,尤其對文字的敏感度,學會賞詩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柏德烈 · 巴利開設“詩與花園”的課程,將教學搬到校園內的不同花園,透過他挑選的好詩,跟學生交流互動,從而認識法律與詩的關係,並從中學習不同的寫作技巧,務求讓學生的筆下文字更精鍊,更具說服力。例如他選了美國作家馬婭 · 安杰盧、美國詩人艾蜜莉 · 狄金森、愛爾蘭詩人葉慈等詩作,跟學生討論修辭的重要性,並強調優秀的法律系學生,文字功力必須上乘,因為某程度上,專業的律師就如文章的工藝師,從用詞、句子結構到段落排佈,都要精雕細琢,寫出來的辯詞才會教人信服。

    巴利引用已故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在大學求學的經驗,鼓勵學生多接觸文學作品。在康奈爾大學修讀學士期間,金斯伯格選修了歐洲文學,由俄裔美國作家納博科夫教授。納博科夫的寫作生涯由詩開始,後來專注小說創作,最著名的莫過於《Lolita》。透過認識經典文學作品,金斯伯格意識到字詞的順序,跟遣詞用字同等重要。這位美國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以大半生倡導性別平等和女權聞名,在最高法院的辯論中更是長勝將軍。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她在最高法院為六宗性別歧視案件進行辯護中贏了五場。其男女平等的主張也延伸至用詞之上。例如她認為“性”(sex)一詞會影響法官判案焦點,遂提倡以“性別”(gender)代替。巴利希望學生從金斯伯格的經歷中得到啟發,並為他們挑選不少跟納博科夫同期的作家,如卡爾 · 桑德堡、伊麗莎白 · 畢曉普、瑪麗安 · 摩爾、華萊士 · 史蒂文斯的詩作,更期望學生在完成課程後,重新認識詩句中蘊含的深意,將來從事法律工作後,能以一字千鈞之勢,寫下推動社會進步的犀利判詞。



    韋柏年



60

鮮花
90

握手
18

雷人
68

路過
6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