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猛火燒鑊下油,搪鑊後把鯽魚放入鑊中。 ![]() ②豬扇骨飛水後撈起 ![]() ③將簕莧菜頭(根)洗乾淨,放入湯煲裡。 ![]() ④把煎好的鯽魚放入,加蓋後再煲約二十分鐘。 ![]() 材料: 鮮活鯽魚兩條(約八百克)、豬扇骨二百五十克、鮮簕莧菜頭(根)四百克、赤小豆五十克、陳皮兩克、薑件兩件。 調料: 精鹽、味精、紹酒、花生油各適量。 特點: 湯色濃醇,味鮮香甜,具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簕莧菜頭煲鯽魚湯 簕莧菜,是一種在農村鄉間田野中常見的野菜。由於此野菜的莖部長有針刺且為原生態的自然生長,故又稱為“野生簕莧菜”。 簕莧菜,別名刺莧菜、竻莧菜、野刺莧等,為植物莧科刺莧的全草或根。自古以來,民間(尤其是廣東珠三角地區)就有用簕莧菜的根部煲湯的習慣。 簕莧菜原產於北美洲南部及南美洲大部分地區,現在已廣泛分佈於世界的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在廣東珠三角,簕莧菜常見於荒郊田野、山溝和農村的屋前屋後。每年的夏、秋季節,人們通常會採挖並取其根部,洗乾淨後作鮮用或曬乾備用。在廣東地區,尤其在春、夏季節因其天氣炎熱潮濕,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簕莧菜頭具有清熱、祛濕以及解毒之功效,故被民間視為一種具有食療價值的植物食材,且常作為煲湯(以清熱祛濕解毒)之用。 現代中醫學認為:簕莧菜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治療咽喉腫痛、皮膚濕疹、解毒消腫的功效。簕莧菜頭煲鯽魚湯,屬於流傳民間常用的湯水驗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開胃,能有效地緩解人們因上火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以及皮膚濕疹等症狀。同時,此湯中的鯽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鐵元素等營養物質,有助於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實屬食療與健康的民間湯方。 做法: 1. 將鯽魚宰淨,刮去魚鱗,去掉內臟及魚牙,刮淨肚內黑膜,抹乾水分後用精鹽抹勻魚身。 2. 猛火燒鑊下油,搪鑊後把鯽魚放入鑊中,轉用慢火煎至兩面呈金黃色,然後濺入紹酒取起,用碟盛着。 3. 豬扇骨飛水後撈起,用清水洗淨。 4. 將簕莧菜頭(根)洗乾淨,斬成約十公分長的段狀(如菜頭過粗則開兩邊),放入湯煲裡,加入洗過的赤小豆、陳皮、薑件,注入清水,加蓋,猛火煲至滾後轉用中火煲約四十分鐘。然後再把煎好的鯽魚放入,加蓋後再煲約二十分鐘,把鯽魚撈起,放在碟上,調味便成。 首批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中國粵菜十大名廚 黃熾華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