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探索新世代的人生觀 尋找自我 空虛內心 ——談《夢遊納米比亞沙漠》 懶散的生活、無拘的戀愛、自由的態度,日本片《夢遊納米比亞沙漠》呈現當今新世代的人生觀,捨棄批判,注重寫實。 《夢遊納米比亞沙漠》由近年人氣急升的河合優實主演,去年獲得康城影展導演雙周“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來頭不弱。影片一開始,女主角加奈與好友敘舊,一臉不在意的反應,連舊友離世也不以為然,這種既要去但無心去的新世代交友心態,實際是一種孤寂表現。 她去夜場後爛醉回家,同居男友細心照顧,屋內狹窄混亂的美術設計,有助反映人性。男友雖好,但他投奔另一段感情,卻夾雜愛與恨,新男友因工作而不理女主角,釀成吵吵鬧鬧。她是美容院的脫毛技師,因為不服從而被炒魷。一段一段的情節,女主角的性格益發鮮明,自由奔放,無拘無束,從不理會別人態度。 女導演山中瑤子將鏡頭跟着加奈,像紀錄片段拍攝她的生活,紀實感強,逐步強化其生活態度,此態度並非“躺平”,也不像上一代般為了未來生活而咬緊牙關工作,而是身隨心轉,在世俗束縛中尋求自我,沒有激烈反抗,在僅餘空間中做回自己。她跟隨男友與其家人郊遊,只見她悉心打扮後反而格格不入,寂寞地躲在一角,雖有人主動走來聊天,卻非真心交流。 心靈孤寂,是全片底層主題。加奈始終無法與男友得到心靈慰藉,與中國母親無法有效溝通,同時尋求心理醫生,進一步將內心空虛與尋找自我扯上關係,交織出新世代的生活態度,是否源於社會冷漠?還是個別現象?她一直在手機上觀看納米比亞沙漠的實時直播,是興趣還是虛無生活中唯一內心寄託? 從生活態度看內心空虛,看兩代間的疏離,構建出全片主題,並引出社會意義,形成“看不見未來”的人生態度。河合優實一臉茫然的演技,不求刻意,大情大性,更貼合年青一代的率直模樣。 lhaio@yahoo.com.hk 小 也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