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做好群組管理 慎防騙徒渾水摸魚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除了傳統的行騙手法,有騙徒利用學校家長群行騙,甚至冒認警務人員讓家長放下戒心。若入群成員身份不明,發佈資訊可疑,群組成員應再三核實求證,不宜輕信;群主加強管理,採用具加密及身份認證功能的聯絡軟件並啟用聊天群組管理員權限,通過設置“加群驗證”,設定新入群人士必須經由校方人員審批,以防騙徒混入。 帳號被盜常發生 為方便聯絡,不少學校、老師都會設置家長群,讓家長適時了解學校資訊及學生情況。家長群設立的原意是促進家校交流,但亦有機會被有心人利用。縱然群組成員都是其他家長及老師,大家仍不可掉以輕心,畢竟帳號盜用、騎劫等時有發生,對於群組及網上接收到的訊息應多留心眼,多方求證,切忌盡信。最好訂立守則,勿在群組內暴露詳細個人資料、財務狀況;不宜發佈與教務班務無關的資訊,若離題嚴重、損害群組秩序及理性討論氛圍的,應予告誡並及時中止討論,上報校方處理。一旦發現身份可疑人士,應及時將之逐出群組。 涉錢財慎之又慎 近期警方接獲的案件,有人冒認警務人員出售演唱會門票騙財,利用居民對警方的信任增加作案目標的信心,不排除騙徒亦會以其他名目作案。過去亦有家長在群內發起群募捐、團購,大家不應因群組成員自稱的身份而完全放下戒心,亦不要只提防單一名目要求的轉帳或匯款,面對非官方渠道的網上消費,應盡可能要求當面交收,減低被騙機會。若是校方收款、募捐,應透過通告明確告知家長及學生,以杜絕不法之徒渾水摸魚的機會。 本報記者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