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冠雄 “由點到面”累積文化氣息 城規委倡增茨林圍社區活力 【澳門日報消息】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兼建築師施冠雄認為,毗鄰大三巴牌坊的茨林圍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與建築空間特質,相對獨立,形成一種有別於旅遊區喧囂的寧靜氛圍。當局不妨結合鄰近地區的歷史和文化資源,發展成為讓大眾認識澳門多元面貌的體驗場所,豐富世遺核心區內涵。 施冠雄指出,該類具深厚歷史價值底蘊的社區空間,一旦開發,應以謹慎、漸進為原則。建議採取“由點到面”的方式,逐步調整與活化。現階段可優先提升社區活力,參考上海田子坊或北京七九八藝術區等案例的初期經驗,提供條件相對優惠的場地空間,吸引本地藝術創作單位、文化團體或微型工作室進駐。 同時,透過這些單位在區內開展藝術創作、舉辦小型展覽、工作坊、社區導賞或設置工作室等各類活動,為茨林圍帶來持續的人流與文化活動,逐步累積社區文化氣息與生活感,避免一次性大規模開發所帶來的衝擊。 可以說,茨林圍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歷史建築,更在於其承載的社區生活與文化記憶。活化的成功關鍵,重點在於平衡保育與發展,讓改變成為原有生命力的自然延續。 施冠雄認為,介入建築規劃,應以尊重現有空間格局與社區氛圍為前提。可透過吸引本地文化元素進駐、鼓勵適度的社區活動,並配合周邊世遺展覽館的發展機遇,助力茨林圍在保存自身特色的同時,發展成為一個更具活力、更能展現澳門多元文化層次的獨特社區空間,為居民和旅客提供深度的在地體驗。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