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世遺舊街區 本月中旬,小城將迎來“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列入世遺名錄二十周年紀念日。普羅大眾關注列入名錄的建築項目與保育現狀外,與世遺片區息息相關的舊街區活化情況,同樣備受各界關注。 入遺廿年來,諸多世遺建築及廣場空間,獲廣大居民與旅客認識。但與世遺有關的舊街巷,尤其緩衝區的故事,仍有很大的宣傳進步空間。在提振社區經濟上,坊間認為跨部門與社團等應加強溝通合作,在推廣世遺與歷史文化等層面細化工作,引發更多人關注。 有學者建議,以列入世遺廿周年為主題,這期間策劃系列文化活動,如“世遺記憶”展、歷史建築導覽、非遺技藝工作坊等,將核心遺產點與周邊社區有機聯動,串聯起“世遺+社區”徒步路線。 藉修復社區內具歷史價值的老建築,改造為文化展示空間、小型博物館或文創工作室,賦予新功能,增強社區文化辨識度。積極推動“世遺+”業態融合,並引導社區商戶開發世遺主題產品,如結合歷史故事的手信、文創周邊特色餐飲等,形成“一店一特色”的社區商業生態,善用社區文旅資源。 悅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