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店 有塔羅牌售賣的店裡通常都會坐着一位奇女子,從本地到歐洲,無一例外。上世紀九十年代至千禧年的塔羅店,在風格上比有所謂“new age”風潮後的簡約,其實更精彩。簡單來說,就是歐洲風女子搭配出來的店,那個時候的特色店,真的跟室內設計毫無關係,通常鎮店女子憑自己審美眼光,左配右襯,配搭出她心目中的美好。 店也不一定要有塔羅牌賣,有時是不知來自何方的旅遊精品,有時是歐洲風餐桌布套裝,有時是一整個系列的珍珠貝裝飾家品。簡單來說,就是經過精心佈置(是佈置不是設計)的歐式家品店。 我養成喜歡逛街的習慣,與搜尋這些店的興趣有關。你並不特別需要她們提供的商品,也不見得需要解牌服務,但你總像走進了萬花筒之中,甚麼都覺得很新奇有趣,而在每件小物件之中,你毫不懷疑,店主這個人,個性很有趣。這個貨架與那個貨架之間的邏輯,可以是沒有,但卻不會脫離一種可適切進入居家的感覺。 凡此種店,其實即最早期“選物店”,我一律笑稱“有結界”。你閒暇時,總是想回去一次,也許與金錢沒有太直接的關係,也許唔覺意又買了小東西,但那店就是……哎……令人好難走出來哦……這樣一逛一踱,沒有大半個小時,實在逛不完,逛街這回事,因而極為美好。 現在看着滿街的空置舖位,既是擔憂、恐懼,同時也覺得失落、惋惜和懷念。是我們丟失了逛街的習慣,也因為習慣的丟失,而多少間接讓這些充滿個性的地景消失。現在留下來讓我有個理由跑出街的,仍舊還是古着店,即使成長期中能買的衫實在甚麼款式都買過了,可是一進古着店,還是覺得充滿了驚喜。店主們辛苦了,加油啊寶妮! www.dawncheong.com 店員丁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