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紙上掌勺)銀帶鯡

    銀帶鯡



    但凡去東瀛,每每都以尋吃刺身為快。

    這次遊鹿兒島,認識了一種時饈叫銀帶鯡,即使飾切裝盤上桌,刺身仍泛着耀目的晶亮,很像剛從海裡釣起,新鮮度霎間刷爆。不過,它因為保鮮期極其短促,又被戲稱“海鮮界的曇花”。待掰扯其性徵後發現,附在銀帶鯡上點點冷知識,讓“刺身控”們也刮目相待。

    吃銀帶鯡,先選合適的蘸料。經店夥提點才知,它不蘸芥末醬油,而是專配一種用味噌、醋、糖調和後的“醋味噌”來吃,然後再佐飲鹿兒島的燒酒才行。

    這樣搭配,想必有它對味的道理。我夾上一片,舌先摩挲,齒再咀嚼,與通常生魚片相比,滋味確實有“百不一遇”。

    直覺提醒自己,未來幾天,應多吃銀帶鯡,這叫“機難輕失”。

    原來,銀帶鯡“魚”眾不同,從出水到餐桌,刻不待時,幾乎為一道“人等魚,而不是魚等人”的美味。

    銀帶鯡其魚肉極其細膩,水份含量高,體內酶活性旺盛,這使得它在被捕獲後,鮮度會以驚人的斷崖式下跌。據介紹,其食用最佳期是出水後四至六小時,作為生物體內普遍存在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ATP),此時所分解產生的肌苷酸達到峰值。然而,超過十二小時的銀帶鯡,魚肉迅速氧化,很快生成一種三甲胺的腥臭(TMA),也稱臭魚症,人體很難代謝,只能棄之。

    銀帶鯡游弋在鹿兒島外海,到了夏天就會返回海灣產卵,此時便是捕撈的最佳時機。牠體長十公分左右,魚側有非常明顯的黑色側線,而魚鱗很容易剝落,常在流通過程中所剩無幾。

    當地漁採銀帶鯡很講究,用的是定製網而非拖網,目的使入網的魚不會受壓擠傷。凌晨收網後,直接將魚作冰鮮處理,全程保持銀帶鯡的神經處在未亡狀態。

    銀帶鯡魚肉非常柔軟,日廚一般在清洗時,去頭後徒手打開魚腹去臟,再剔除細小的脊骨和腹刺,投入冰水收緊魚肉。之後借助魚皮銀黑相間的花紋,拼擺出菊花般造型,作為當地標誌性名饌“菊花盛”。視覺與味覺賞心悅目,相映成輝,食客見狀,不屏息搶先拍上一張照,是捨不得下筷的。

    嘗過銀帶鯡的鮮美,彷彿完成了一場與時間“奪鮮”的賽跑。這時,忽然想起一衣帶水的我國沿海理當也有;翻譯過來的本土名叫啥,又將如何面臨廚膳,帶着疑問,我離開了鹿兒島。

    很快,根據形象及特徵的“深度求索”,基本鎖定“黑帶丁香魚”為本土的同款。牠在浙閩沿海也叫丁香魚,所不同的是,此間捕撈與吃法尚處於粗放型,漁獲甚至擺在地攤叫賣。何時能像鹿兒島的銀帶鯡“齊名並價”,恐怕還得培養更多的丁香魚刺身的食客,乃至促進丁香魚產業鏈納入精細化的閉環流程。只有這樣,本土銀帶鯡,即丁香魚,也會達到“一顧千金”。



    謝震霖



5

鮮花
30

握手
53

雷人
26

路過
4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