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克菲勒留给兒子的三十八封信》 作 者:約翰 · D · 洛克菲勒 出 版 社:中華工商聯合 出版日期:2024年11月 沒有富爸爸的我們如何打拼 你是否曾想像過自己有一個富爸爸,含着金湯匙出生?這或許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尤其在原生家庭理論盛行的今天,父母、家庭不斷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性格、心態及決策。然而,我們無法選擇出身,難道便就此認命?要怎麼做才能扭轉命運?幸運的是,天無絕人之路,我們可以選擇“第二任父母”——向名門望族學習!透過閱讀和實踐大家族的家庭規範,如《傅雷家書》、《曾國藩家書》,重塑思維模式,模仿其價值觀,從而縮小差距。 這次筆者向大家推薦《洛克菲勒留給兒子的三十八封信》,這本書由洛克菲勒和其兒子間的通信組成,每一封信構成一個章節,聚焦一個主題。書中沒有太多的大道理,更多實事求是地從父親角度出發,教導兒子如何為人處事。這種簡潔鮮明的節奏特別適合繁忙的都市人,從另一個角度看看美國富豪如何教導兒子在這個人人皆為牛馬的社會中生存。 洛克菲勒是美國著名富豪,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億萬富豪,全球公認最富有的人之一。在這本書中,他用三十八封信與兒子分享許多重要的觀點和價值觀,例如工作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躺平,無所事事或不願意工作。當年輕一代強調個人自由和選擇時,洛克菲勒將這種狀態描述為地獄。洛克菲勒在信中反覆強調,工作不僅僅是賺取收入的手段,更是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工作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天堂!不可否認,有些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奉獻,找到工作熱情、發揮潛能,在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對於部分覺得工作是地獄的朋友而言,洛克菲勒也給予我們一些啟示:如果我們無法改變工作,改變工作態度也許是一條出路,透過尋找工作中令人滿足的部分,賦予它意義,從另一角度看待工作的本質。 從洛克菲勒的文字中,你可以看出他的整體思考模式和底層邏輯與我們不同。他與兒子分享的技巧即使在今天仍然實用。他永遠積極向上,堅信自己才是那個規劃命運的人。與其坐等好運上門,不如盡力創造條件——建立人脈,尋找資源,做好必要準備。正如洛克菲勒所言,立即行動總是最好的選擇,安於現狀只是幻覺,並不現實。在現實世界中,不管什麼時候,行動力是關鍵,只有迅速行動,及時反應,才能達到目標、實現夢想。 總體而言,洛克菲勒的家書讓我們重新認識富人的價值觀,這不僅有助平凡的我們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成功,還協助我們在個人生活中找到幸福和滿足。筆者相信不論家庭背景如何,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挑戰,不斷提升自己,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每一天,一定能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陳凱恩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