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鏡湖文獻見證百年滄桑



⬅鏡湖醫院護士學校第一屆學生畢業合照

⬇楊開荊欲培養年輕人了解文獻

吳培娟談柯麟入鏡湖情況

柯麟院長在鏡湖慶祝新中國 成立大會上發表講話 (一九四九年)

鏡湖醫院早期的兒童留院病房

孫中山一八九二年在鏡湖義 診及推行西醫的紀錄

二戰期間警廳送鏡湖慈善 會的難童登記冊

鏡湖醫院留醫所(一九一九年)

    鏡湖文獻見證百年滄桑



    中國國家檔案局近日公佈第六批《

    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級《世界記憶名錄》

    ),共有五十二項檔案文獻入選,當中包括《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檔案文獻(一八五七年至一九六一年)》。不僅為澳門新增一項文化名片,也是澳門首次有文獻遺產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級名錄。



    資料豐富跨越百年

    該項目由澳門文獻信息學會與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聯合申報,通過數年與鏡湖慈善會共同挖掘整理。該批共有達五千四百件之文獻,高度體現重要的歷史價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一九九二年起,發起保護文獻遺產的重要項目,《名錄》設置國家級、地區級以及國際級。《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檔案文獻(一八五七年至一九六一年)》此番成功入選國家級《名錄》,別具意義。一方面通過整理、深入挖掘,體現文獻遺產的重要性,符合多項評審標準:包括真實性和完整性、歷史意義、社群精神影響力、形式和風格獨特、史料具稀有性等,而且保存良好。此外,令澳門在世界記憶系統中登入了圓滿的《名錄》,同時豐富的文獻內涵將成為澳門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支撐,配合特區政府打造“文化澳門”的理想願景,可助力在國際上廣泛宣傳澳門的歷史文化。

    澳門文獻信息學會理事長楊開荊介紹,整批申報的文獻遺產合共五千四百件,跨越足足一百多年。文獻類型包括線裝檔案資料、紙質文件、老照片、手稿檔案、信函、碑銘石刻、牌匾、地圖、銅版資料、縑帛、紗紙文獻(紙草),以及後期製作的影視資料等,體現了文獻遺產多樣性的載體形式和發展軌跡。

    歷史人物活動軌跡

    鏡湖慈善會成立於一八七一年,該批史料完整記錄了成立以來的著名歷史人物、社會賢達、婦女兒童、中國共產黨、愛國商人、平民百姓等,在澳門慈善會參與醫療、慈善、地下黨活動、女性教育,以及接受難民援助的歷史,是澳門的記憶、國家發展的記憶,也是世界的共同記憶。手稿檔案亦充分反映了慈善會乃至澳門在清末、民初乃至二戰期間,以及建國時期擔當的歷史角色,對推動世界文明進步,尤其是婦女地位和教育、中西醫結合治療,紅色活動,還有國際人道救援、社會治理等,皆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楊開荊說,鏡湖醫院作為一座廟堂式提供中醫診治的醫療所,在創辦初期的二十年,是完全採用中醫的中式醫院。孫中山先生開創性地以“自願贈醫”、“藥局贈藥”向鏡湖醫院值理們推薦西醫,而鏡湖亦一破舊例,在中醫院兼用西和西藥,並聘孫中山先生主持,為其提供了中西醫結合診治的良好平台。一八九二年十二月,他向鏡湖醫院借款白銀,在草堆街八十號開設了“中西藥局”,配製傳統的中草藥和新式的西藥,首開中西藥兼售之先河。

    首創護士助產學校

    檔案中有孫中山先生應診的用具和診室的照片,他向醫院借款開藥局的單據資料,慈善會的會議議案等。另外,一九四八年落成之鏡湖醫院門樓,便以“紀念孫中山先生”作為門樓的標示,一九八六年三月十二日鏡湖醫院紀念孫中山先生銅像揭幕。此外,孫中山的家人與慈善會關係密切,女婿戴恩賽曾於一九四一年擔任鏡湖值理會主席,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四七年擔任鏡湖名譽董事;孫中山兒子、民國名人孫科於一九四六年擔任鏡湖醫院慈善會榮譽董事長;孫中山次女孫婉,亦長期為鏡湖醫院慈善會的會董。

    兩性平等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非常重視的議題。慈善會在這方面作出了極大貢獻,史料見證了澳門在開啟女性醫護培養的重要歷程、為平民女子提供教育機會、對弱勢婦女的醫護和救助,以及推動女性投入社會,在澳門、內地,和海外發揮所長。相關的文獻資源豐富,計有證書、老照片、女性教學課本等。

    慈善會於一九二三創辦鏡湖護士助產學校,此時期正值民國初年,也是中國現代護理教育的首階段的“開始引入、接受及發揚”的時期。該學校在倡導和傳播醫學理論和實務知識的同時,最重要是發揮了婦女教育的作用,是同期華人地區中具有開拓性的善舉。

    辦童養所收容難童

    鏡湖慈善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鏡湖醫院院長吳培娟特別提到,由清末成立開始,至二戰結束期間,當世界處於戰爭和不安之局勢,或因天災、貧困、戰爭等,慈善會積極開展人道救援工作,不論性別、國籍、年齡,都伸出援手,體現無分國界的大愛精神,對難民的教育和療養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二戰期間,由於鄰近地區都發生戰亂,澳門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大批難民來澳,慈善會收容了眾多本澳和來自各地的難民,不分國籍,當中包括大量難童。慈善會專門設立兒童收養所,尤其是對被棄養的女孩施以援手。有關在二戰期間鏡湖醫院救援的紀錄,列明了收容之難童來自各方,高峰時曾經達到四百多人,至一九四三年成立難童療養所,尚有六十多人。

    培養女性平民義學

    吳培娟引介,解放戰爭時期,慈善會是中共重要的地下活動救援中心,其中核心人物、地下黨員柯麟加入了鏡湖醫院,從義診兼職醫生,最終成為該院首任院長,並以該院為掩護拓展中共地下工作。他於一九四五年擔任鏡湖護士學校校長,翌年被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聘為鏡湖醫院第一任院長。一九五一年擔任廣州中山醫學院院長,同時兼任鏡湖醫院院長直至一九八四年。他又曾任中華醫學會廣州分會理事長、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國家衛生部顧問、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常委。

    楊開荊總結,鏡湖慈善會因貧困華人之需,由著名華商善長捐資籌建,辦中醫院贈醫施藥及救災賑濟,並為孫中山開展西醫提供了平台,設有着重培養女性的護理學院及平民義學,提供國際救援等,而柯麟先生開啟的愛國活動更是影響深遠,其後許多紅色商人開展愛國活動,包括何賢、馬萬祺等為澳門及國家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值得從史料中挖掘故事。因此文獻遺產具有獨特而無可替代的普世價值和世界意義。她希望進一步培養年輕人了解這些文獻,從而深入研究澳門歷史,以及探討澳門在國家發展中的特殊角色。



    文、圖:子  凡

    (部分圖片由鏡湖慈善會提供)



24

鮮花
52

握手
71

雷人
98

路過
3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