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礦場原址翻天覆地 昔日,路環石礦場原址,彷彿平地起雷,已建成完善的社區。但其實,這所謂“平地起雷”時光,卻經過了十多年時間。 今天,我們如果從澳門半島乘搭公共巴士到路環,沿金光大道經蓮花圓形地抵達路環,第一站便是和諧廣場。廣場兩旁都是新建的公屋,建有公園和兒童玩樂設施,是新開發社區。和當地街坊談起這裡是不是石礦場原址?街坊說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其實,石礦場原址興建新社區,只不過是十年前而已,它同時記載了在路環叠石塘山過去發生的一些故事。 資料顯示:二○一二年二月廿二日,“MasTv”電視台曾經報道有關路環石礦場的消息,指出石礦場獲政府賤價批地,當年路環石礦場部分土地正在興建公屋,原經營者獲准將石礦場其餘土地興建十二幢私人商住樓宇,因而勁賺十億,事件引發社會嘩然。 事件經過十年後的發展,今天原來石礦場舊址,已經變成一個完善的社區。現場房屋佔地廣闊,各個屋邨彼此相通,設有兒童玩樂休憩設施。包括業興、居雅、安順等大廈。鄰近石排灣郊野公園,以及設有輕軌石排灣總站。 雖然,今天我們在叠石塘山媽祖像旁,向路氹城方向望去,眼前金光大道除了各大博企五光十色的建築,新建的協和醫院、沿線輕軌,環境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是,當年在叠石塘山上拍攝風景一些舊事,至今仍然有深刻印象。例如在十二生肖石雕像剛裝妥的一段時間,好友飛機黄在高山上架設長焦鏡頭,拍攝十二生肖特寫圖像,務求造出特別效果。再如我們可以悠閑地拍攝逶迤起伏綠色線條的高爾夫球場;也可居高臨下,拍攝剛興起高卡車比賽熱潮的路環小型賽車場全景,而今被新建的公屋群遮擋了視線。當年,叠石塘山上建立媽祖像及附屬寺廟,吸引許多信眾前往參拜,每年的媽祖誕辰,山上寺院舉行隆重儀式,參觀趁熱鬧的信眾更是擠得水洩不通。媽祖廟的負責人更提議架設登山纜車,方便信眾也有助旅遊事業,事隔多年,卻聲音沉寂了。 近日觀看“傳新專題”兩年前發表的視頻“走入石排灣社區”,石排灣公屋住户於二○一三年十月入住,初時店舖經營情况十分困難,陷入結業危機。事隔十多年,這些大小店舖的“開荒牛”望能站穩腳跟,也盼望政府有靈活措施出台,令經營者有好轉的環境。而業興大廈及其他屋邨住户都沒有“每年甩磚”的尷尬局面,確確實實令石排灣公屋成為“和諧、安樂”的社區。 唐 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