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簽署關於土地臨時使用情況的意見書 ![]() 馬志成(左)、崔世平。 ![]() 路環原飛鷹基地擬建臨時停車場 當局暫無預算 新思維善用土地 三自由波地料下半年動工 【澳門日報消息】立法會土地及公共批給事務跟進委員會昨日下午四時半開會,跟進土地臨時使用情況,並簽署意見書。委員會主席崔世平、秘書馬志成會後表示,委員會認為政府在土地臨時使用方面開創先河,並積極回應居民訴求。建議政府加強及規範土地儲備管理,建立全澳土地儲備管理資訊系統及統一資料平台,並在相關職能部門內實現適當的資訊共享。 根據報告書顯示,新城A區B13地段將建設臨時運動場設施(初步計劃設十一人足球場),面積為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五平方米;因應首批公屋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入伙,臨時運動場設計將分為多個場地綜合使用,除在上課時段供學校使用外,亦將用作居民休憩及大眾體育用途。另外,兩幅計劃用作臨時自由波地為南灣湖C8地段及氹仔BT7地段。上述三幅用地計劃,爭取今年下半年完成設計並動工,明年下半年相繼完工並開放使用。三個項目暫無預算,但將在建造階段相對控制預算。 多區優化土地用途 另外,政府計劃在路環原飛鷹基地、台山嘉翠麗第二座建設臨時停車場;航海學校旁邊的停車場將加裝閘機,優化管理。塔石和隆街十九號、鏡湖馬路六十七號建設環保加FUN站,路氹城溜冰路附近建設新能源充電樁,鼓勵更多人使用新能源車。 根據意見書,委員會認為,新一屆政府在土地臨時使用政策上,採取更為積極開放的態度,急民所急,以大膽創新思維善用土地資源,下決心解決校內區內運動空間不足、舊區泊車難、新能源車充電配套等民生問題。 土委會並建議,在保障城市總體規劃得以落實的前提下,將儲備土地臨時使用制度化,明確使用期限及續期規則,訂定內部申請審批指引及程序,實行全流程資訊化管理,便於職能部門根據社情民意申請臨時用地,力求更有效切實解決民生急難愁盼,促進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和充分利用。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