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新聞小語)掌握新騙術 精準宣反詐

掌握新騙術   精準宣反詐



    司警局資料顯示,今年首五個月,澳門涉及電話詐騙、互聯網詐騙以及盜刷信用卡網上消費案件數字均下降,表明當局在預防宣傳、打擊犯罪等一系列工作初見成效。公眾防騙意識逐漸增強,能一定程度抵禦常見的詐騙手段侵襲。惟犯罪手段正快速“升級”,社會絕不能因短期數據改善而鬆懈。

    回看今年四月底,本澳首次出現涉及AI深偽技術詐騙案件,這一利用先進科技的新型詐騙手法,極大地增加了隱蔽性與迷惑性。假冒網上支付平台客戶服務的電話騙案,亦使逾百人遭受損失。此類騙案頻發,反映騙徒會從熱門領域入手與滲透,凸顯反詐工作的艱巨與長期性。

    面對詐騙手段層出不窮,相關部門的反應速度和應對力度仍有提升空間。儘管司警局今年五月正式啟用“反詐中心3.0”,通過可視化數據大屏實時監測犯罪趨勢,但AI深偽技術詐騙仍早於該系統全面運作,可見騙徒緊跟前沿科技。在假冒支付平台客戶服務騙案中,部分受害人曾致電銀行求證,但因缺乏實時數據共享機制,未能及時識別詐騙帳戶,導致損失擴大,都值得反思。

    新型犯罪手法,定必緊扣澳門高度互聯的社會特性。本澳移動支付普及率已超過九成,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旣便利生活,也為騙徒提供了更多作案切入點。如利用 MPay收款二維碼分流資金,再通過虛假交易套現。這種“技術對技術”的較量,對執法部門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警方努力反詐,居民整體防騙意識有所提高,但面對新型騙術時仍有不少人輕易中招。說明日常防騙宣傳在深度和廣度上還不夠,未能全面覆蓋各類人群,對新騙術的解讀與應對方法尤須普及。

    澳門在電訊網絡詐騙防治方面雖有進展,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司警局須持續完善預防、挽回、打擊的防治模式,強化對新型騙案的分析研究與打擊,加大防騙宣傳的創新與投入。唯有在與騙徒的較量中佔據上風,才能切實保障澳門居民財產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



    夏耘



34

鮮花
56

握手
16

雷人
62

路過
27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