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加沙民不聊生



人們在加沙城西部的沙提難民營等待領取救助食物

難民排隊領取救助食物

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城領取食物

在加沙地帶北部傑巴利耶難民營,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

在加沙城,人們望向以軍襲擊後升起的濃煙。

    加沙民不聊生



    在加沙地帶南部離海不遠的一條路上,連日來擠滿了趕往拉法地區一處援助物資分發點的民眾。領取物資後,他們駕着驢車、推着手推車,或是徒步抱着幾袋包裝食品匆匆返程。



    穆罕默德·沙阿斯赤腳走在土路上,頭上頂着一個印有“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英文縮寫的紙箱。“饑餓迫使我去接受這些援助。這裡的人都快餓死了。”他氣憤地向記者抱怨。

    路上塵土飛揚,衣衫襤褸的人們推着破舊的單車,偶爾有一輛擠滿人的貨車搖晃着駛過。人群中,記者認出了一位曾經聲名顯赫的當地富豪,他在戰爭中失去了家產,如今不得不和其他人一樣為了一口吃的在援助點爭搶。

    新一輪巴以衝突已經持續六百多天,加沙民不聊生。當加沙地帶在嚴密封鎖中瀕臨絕境的時候,以色列提出的最新援助物資分配方案卻引發了新的混亂:由美國支持的私營援助組織“加沙人道主義基金會”負責將物資運往加沙地帶數個所謂“安全分發站點”進行分發,而聯合國機構以及已在巴勒斯坦工作數十年的援助組織則被排除在外。

    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拒絕與該基金會合作,認為它服務於以方軍事目標,包括由以方決定“誰能獲取援助”,有悖人道主義原則。

    聯合國五月底發佈的一份報告說,自三月十八日以軍恢復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以來,已有超過六十三點二萬人流離失所。連年累月的衝突中,加沙民眾一直忍受饑餓、物資匱乏和恐懼。他們不知道下一餐飯在哪裡,甚至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個先到來。

    在前往領取物資的路上,阿卜杜拉 · 薩利赫告訴記者:“我今天的夢想就是一塊麵包。”



    新華社  圖/文



26

鮮花
46

握手
40

雷人
90

路過
41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