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習慣改變 我們這代的人,都有“置業、上酒樓、買珠寶”的消費習慣。其實此習慣已是前幾代人的消費習慣。一直以來,坊間流傳“一舖養三代”以及“物業可保值”的講法。不少老一輩大多會用閒錢購買物業,以期增值或作為生財工具。除了置業外,老一輩為謹慎起見,亦會買一些容易變現、易攜帶的珠寶金飾。當然,置業及買珠寶這種有投資成分的消費,並不是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但“上酒樓”通常是一般人用作聯絡感情的消費方式。 正所謂“變幻才是永恆”,“置業、上酒樓、買珠寶”的傳統消費習慣,在疫情過後,一下子被年輕一代改變了。據一些內地媒體報道得知,現在開創了“旅遊、外賣、買泡泡瑪特”的新消費模式。 我剛聽到這種說法時,有點驚訝,但細想一下,又覺得正常。時代變了,不少新事物應運而生,人們消費習慣亦隨環境改變。比如“置業”,現在脫離人們可承擔的水平,同時不具有很大投資價值,年輕人無能力、亦不願意購買,他們寧願將大部分金錢花在“旅遊”消費上。具有社交功能的“上酒樓”,因為互聯網的盛行,其社交功能大為減弱,年輕人更趨向聚集在新潮的餐飲館聊天。另外,現時外賣平台的快捷服務,使年輕人甘願做宅男宅女,坐在家中吃送上門的心儀食物,“外賣”取代“上酒樓”似乎順理成章。 至於泡泡瑪特,既不算奢靡品,亦不是珍貴工藝品,但不少年輕人爭相搶購,珍而藏之,成了新時代的“珠寶”,真有點匪夷所思。或許,標誌着“永流傳”的鑽石珠寶,成了“老套”的代名詞,慢慢被年輕人所厭棄吧。 清水河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