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鳥連理枝 白居易的《長恨歌》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比翼鳥我未見過,而連理枝則在本澳的“普濟禪院”(觀音堂)見過。小時候有種玩偶洋娃娃,樣貌非常可愛,是一對美麗的白種少女,兩“人”連結在一起,人們稱之曰“孖公仔”。公仔是廣府話中的玩偶,包括立體的、平面的國畫,不一定是人物,一律稱之為“公仔”。 公仔而有連體,一點不奇怪,而人也有連體的絕對不是好事,不値得恭維。若干年前曾出現過連體人,經過醫療技術的分割,宣告失敗。至此,我對白居易的“在天”、“在地”,而且在人世的“連理枝”與“比翼鳥”不但不羨慕,簡直是抗拒。 白居易是一位大詩人,對很多事物會有異想天開,這是他有別於常人的地方。不過他的想法竟出現於《爾雅 · 釋地》的篇什中。文曰: “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岠虛比,為邛邛岠虛齧甘草;即有難,邛邛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蟨。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國之異氣也。” 《釋地》是說:東方有比目魚、兩魚不並列不能游。牠的名稱叫做鰈。南方有比翼鳥,兩鳥不並列不能飛翔。牠的名稱叫做鶼鶼。西方有比肩獸,牠叫作蛩蛩岠虛的野獸一塊行走,為蛩蛩岠虛掘食甜草;如果出現危險,蛩蛩岠虛背着牠逃走。牠的名稱叫蟨。北方有比肩人,兩人輪換進食,輪換瞭望。中部有枳首蛇,一身兩個頭。這些是四方和中國的怪異動物。 這些怪異物體,大概出自《山海經》所載,或有其事,或出於附會,以訛傳訛,而時代久遠,變易亦多,作為趣談未嘗不可。 冬春軒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