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怎過 暑假才開始,就有一群“熊孩子”即將被送進各種夏令營。其中,打着“吃苦教育”旗號的軍事夏令營熱度頗高。 據媒體報道,家長送子女去此類夏令營的動機各不相同:有的家長對頑劣難管的“小魔王”束手無策,便把希望寄託在教官身上;有的家長篤信“吃苦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堅信只要讓孩子多吃苦,未來就能成才;還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由於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便把夏令營當成了孩子的“暑期託管所”。 然而,軍事夏令營魚龍混雜,參差不齊。有些“鍛煉”項目不過是成人拓展項目的簡單變種,根本不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還有些夏令營以管教為名,行體罰之實,讓孩子無端受苦,甚至遭受虐待。更令人憂心的是,一些“教官”既缺乏專業資格,又不懂科學教育方法。 有些視頻甚至展示所謂“挫折教育”:當孩子意氣風發地向教官報告夢想時,換來的卻是一連串的否定和呵斥,不禁令人反問,“為什麼學校老師體罰學生家長就鬧,送到這種地方反而不心疼了?” 倘若家長將教育主導權拱手讓給商業機構,孩子成了教育主體缺位下的“流浪者”。教育的本質非馴服,或許,家長最該問的不是“怎麼管住孩子”,而是“孩子到底需要甚麼?” 素 怡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