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宣教 共護交通安全 在澳門這個繁忙城市,交通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焦點。行人違規過馬路、人車爭道屢見不鮮,不僅影響了交通秩序,更威脅行人和駕駛者生命安全。為更好地構建安全出行環境,輔助行人和駕駛者安全有序通行,交通局決定每逢周末及節假日,在本澳繁忙路段安排交通輔導員協助警方維持交通秩序,值得肯定。 行人違規過馬路近年愈發嚴重。治安警察局數據顯示,去年相關違法個案達七千四百六十宗,較前年上升五成八。目前,本澳對違規過馬路的處罰僅三百元,部分社會人士認為,難以有足夠威懾力。 違規的根源不僅在於處罰力度,更在於交通設施的使用便利與否、行人安全意識的淡薄以及僥倖心理。如部分路段天橋未裝設電梯或升降機,斑馬線設置不夠合理,令長者、行動不便者及攜帶大件行李人士使用不便,從而選擇冒險違規過馬路。亦有不少居民及遊客安全意識淡薄,心存僥倖,隨意亂過馬路,更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 交通輔導員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嘗試,在繁忙路段協助警方維持秩序,通過現場指導和勸喻,引導行人遵守交通規則。不僅緩解了交通壓力,提升了公眾的安全意識,也提供了就業機會。 然而,警力有限,就算加上交通輔導員,也不可能看管每一個路口。要從根本上解決行人違規過馬路,還需從多方面入手。相關部門應優化道路設施,在天橋加裝電梯或升降機,改善無障礙通道設計,優化斑馬線設置,讓行人覺得過路設施方便、易用,從而主動遵守規則。其次,加強公眾教育,通過學校課程、社區宣傳等,將交通安全知識普及到每一位居民和遊客;利用科技手段,如智能交通系統實時監測交通流量,優化信號燈設置,減少行人等待時間,改善交通環境。 交通安全,人人有責。居民從自身做起,嚴格遵守交通規則,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出行環境,城市才能更加和諧美好。 夏 耘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