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港株洲內陸港簽多項合作 ![]() “湘粵非”鐵海通道發運超二千四百四十列 廣州港新增株洲醴陵兩內陸港 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再升級 【本報記者廣州電】廣州港集團公佈,廣州港近日接連揭牌株洲內陸港和醴陵內陸港,與多家企業達成深度合作,攜手推動陸港深化合作,加快串聯中部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兩大經濟帶;同時“湘粵非2.0”版本正式發佈,奮力打造中非經貿合作典型示範。 加快推進湖南戰略 廣州港集團董事長黃波等為廣州港株洲內陸港揭牌,標誌着廣州港第卅六個內陸港正式成立,當天廣州港集團在醴陵市同步揭牌成立了第卅七個內陸港。廣州港將充分發揮華南主樞紐港優勢,依托“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及內陸港橋樑作用,打造中部地區對接非洲市場的核心物流節點,更好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長江經濟帶,為株洲打造成為“中非經貿陸港”和“中非經貿易貨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廣州港股份與株洲城發集團簽署《株洲綜合物流集散中心項目合作意向書》,共同投資運營株洲綜合物流集散中心項目,攜手打造湖南和中部地區南向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助力株洲更好連接粵港澳大灣區,更好融入“一帶一路”國際物流通道體系。 正式發佈的“湘粵非2.0”,是由廣州港集團以“港站一體、數字賦能、服務升級”為目標,以“信息化、產品化和標準化”為抓手開發的“湘粵非”通道服務平台升級版本。此次升級聚焦“智能化、全程化、多元化”,啟用了由廣州港集團自主研發的湘粵非平台智聯系統,為全球供應鏈注入數字動能。 助“湖南製造”出海 目前,廣州港正以株洲為核心節點,推動全程物流服務覆蓋湖南全域,延伸輻射周邊省市,聯通長江經濟帶關鍵節點,加快形成水路、鐵路及海運全程物流生態系統,全面降低全社會綜合物流成本,為“湖南製造”加速出海裝上全新引擎。 自“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開通以來,已順利開行機械設備出口、株洲醴陵陶瓷出口、整車和汽配出口、美國康寧玻璃進口等精品專列,累計發運超廿萬標箱、二千四百四十列。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