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大陸制裁的包括承擔台軍自製潛艇“海鯤號”研 發的造船廠(中央社) 陸制裁台八家軍工企業 學者:禁稀土供台軍 【本報綜合報道】據《海峽導報》、香港中通社十日消息:大陸將八家台灣軍工企業列入制裁名單,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九日表示,這項措施釋出相當強烈的政治與戰略訊號,值得高度關注。他指出,從整體時間點與名單內容來看,可從三層面分析,並認為應與稀土有關。 被商務部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的台灣機構,包括: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緯航太科技公司、中山科學研究院、仲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攻衛股份有限公司。多數公司涉及航太、軍工與造船產業,部分亦為台灣防務工業供應鏈關鍵廠商。 針對台軍科技核心 苑舉正九日在島內政論節目中分析,這項措施釋出相當強烈的政治與戰略信號,值得高度關注。他指出,從整體時間點與名單內容來看,可從三層面分析。 苑舉正表示,首先觀察目前兩岸的政治與軍事氛圍,台灣明顯呈現“全面鷹派化”傾向,即已進入軍事準備與對抗的狀態。而此波出口管制針對的漢翔等單位,正是台灣軍事科技發展的核心機構。 兩岸互信關係破裂 其次,苑舉正指出,兩用技術與軍工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尤其是高階軍事設備對稀土資源高度依賴。台灣每年進口高達六千億元新台幣的稀土材料,其中部分來源於大陸,並有可能轉為軍事用途,這也是此次管制所針對的重要關鍵之一。 第三,苑舉正強調,這項措施亦顯示兩岸之間的互信關係正出現“斷崖式斷裂”。他指出,許多民眾原本認為台灣的軍事科技難以對大陸構成實質威脅,如今大陸選擇出手限制,已釋出明確政治信號,“這不只是經濟管制,更是對兩岸關係破裂的實質警告。” 三大造船廠上清單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有三家造船公司列入清單。其中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最大的造船廠,也是台海軍裝備的重要承包商,參與研製台海軍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號”、油彈補給艦“磐石號”、成功級護衛艦等。該公司還承擔台軍自製潛艇“海鯤號”的研發。中信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最大的民營造船廠,平時為台海軍製造輕型巡防艦,也為海巡部門生產各種巡護艦、巡防救難艦等。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海軍沱江級導彈巡邏艦等多型導彈艦艇的製造商。這三家企業被合稱為台灣三大造船廠。 大陸制裁殺雞儆猴 資料顯示,台灣從大陸進口的稀土產品,除了半導體產業嚴重依賴大陸稀土,相關軍工單位也離不開這些材料。比如“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發的導彈,其尾翼耐高溫塗層依賴鏑;雷達、隱身塗層、制導系統需多種稀土增強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台軍大力發展的無人機,要做到抗干擾、精確導航、穩定飛控,都需要稀土。 《聯合報》稱,大至芯片需要的稀土、小到商用無人機螺旋槳馬達所需的磁鐵,都可能有來自大陸的原材料或零件。雖然台當局採購合約嚴禁大陸製材料、零件,但過去由於成本因素,仍然不乏供貨商使用大陸零部件甚至“貼牌”的案例。此次大陸的動作帶有“殺雞儆猴”的意味,假使擴大禁令,不排除其他中小企業也可能受影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