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無能私利至上 台灣台中市日前發生的一家五口疑似因捲入黃金投資詐騙陷阱、不堪巨額債務而自殺的悲劇,令人痛心不已。這一事件猶如一記重錘,再次敲響了島內治安問題的警鐘,也將民進黨當局打擊詐騙不力、治理無成效的弊病暴露無遺。 島內媒體報道,受害家庭的大女兒加入所謂“代購黃金刷卡賺佣金”的社交群組,起初小額投入能獲得佣金,嘗到甜頭後全家加大投入。隨著交易深入,對方要求不斷刷卡墊付,黃金卻不見蹤影,最終導致帳戶違約,被索要高達五百萬元新台幣違約金。為償還債務,一家人抵押資產四處籌錢,最終負債可能達上千萬元。後期,他們不僅被追討鉅款,還疑似遭威脅恐嚇、強迫簽下高利借據,走投無路之下選擇結束生命。民進黨當局並非對詐騙問題毫無察覺,也曾信誓旦旦地宣稱要打擊詐騙。去年七月,民進黨當局撒出十三億元成立“打詐辦公室”,看似決心滿滿,實則是一場鬧劇。其中十億新台幣都花在了“整修場地”上,真正用於打擊詐騙的資源少之又少。結果,去年島內詐騙不斷,民眾因被詐騙損失創歷年新高。 民進黨當局治理無能,背後有著深層次原因。其私利至上,將政黨利益置於民眾福祉之上。一方面,為了“抗中謀獨”,不惜阻礙兩岸正常交流,導致經濟民生受損,民眾在經濟壓力下更容易陷入詐騙陷阱。另一方面,綠營與黑道相互勾連,“黑綠共治”,使打擊詐騙工作難以真正落到實處。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當局卻仍在為一黨私利玩弄政治把戲,類似的悲劇恐怕還會繼續上演。 馬 田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