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古今亂炖)“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別解

    “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別解



    再者,不同的讀者,想像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都沒有關係,讀者有這個再創作的權利。只要能自洽,不違背詩意,便可以了。

    但是,親身登上位於今天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唐代大詩人韓愈做過縣令的那個縣——境內的碣石山,我們可以在心裡對曹操當年登上碣石山的許多細節,做出合乎情理的想像:山石的形態、顏色;山坡上的植被情況,生長着哪些草木;山道的坡度,山的高度;身體的感覺,喘息的頻率與幅度,腿腳的僵硬程度,汗水的流淌情形。登頂後山風拂面的舒爽,山嵐隱現的美好畫面;遠眺滄海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總而言之,親臨其境的感覺,跟紙上閱讀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是陸游詩句所表達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本文作者曾經在一個秋天的清晨登上過這座海拔接近七百米的文化名山,那體驗,那況味,是事先決想不到的。

    曹操以及那些古時候的帝王,如果真的是登上碣石山觀看滄海的,那麼,滄海桑田,碣石山一帶的地理形貌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如今的碣石山距離最近的海岸,有十五公里的距離。站在山上,面朝大海方向,如果不借助高倍望遠鏡,不但看不到島上茂盛的草木,就連海島、海水也是看不到的。能看到的,是昌黎縣城的樓房建築,是充滿煙火氣息的人間景象。我猜想,碣石山下,三四座狀如春筍的小山,就是曹操詩中所說的竦峙“山島”!這樣一來,我們閱讀曹操《觀滄海》時,就有了源於古今滄桑感慨的生命憂傷,由衷而起,即曹操所說的“悲從中來”。橫槊賦詩如幽燕老將,登山觀海似柔情兒女。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二之二)



    亞    瑟



60

鮮花
35

握手
76

雷人
20

路過
4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