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低齡化響警鐘 香港警方近期破獲十三歲男童販毒案,再次敲響青少年被犯罪集團利用警鐘。這一現象在澳門同樣不容忽視,從跨境運毒到詐騙款項代收,青少年正成為不法分子覬覦目標。 澳門青少年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且手段隱蔽。二〇一九年澳門警方曾拘捕一名十三歲香港涉毒少年,背後的販毒集團以每包僅三十五元微薄報酬,誘使青少年鋌而走險。部分犯罪集團通過社交平台偽裝“暑期工”招聘,利用青少年對法律的懵懂和對快錢的渴望,將其捲入跨境犯罪網絡。二三年司警偵破詐騙案,兩名中學生受同學親屬誘騙為犯罪工具。 近年破獲的涉毒案件,不少青少年淪為犯罪集團“車手”。家長應警惕子女突然出現的異常消費和交友圈變化,學校應將法治教育與心理輔導結合,通過模擬案例分析等,提升學生的風險識別能力。 執法部門需持續完善警校聯絡機制,如定期入校開展防罪講座。長遠而言,唯有通過常態化法治宣傳,以及零容忍打擊犯罪集團,才能讓青少年在陽光下成長,避免成為犯罪產業鏈的犧牲品。 悅鳴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