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標護級組數據有落差 澳門甲組足球聯賽已進入最後的第三循環,相比爭標組的冠軍爭奪戰白熱化,護級組戰況則塵埃落定,提前結束懸念令餘下賽事成例行公事。 足總連續兩季實行爭標及護級組比賽,前五的爭標組球隊實力接近,競爭仍較緊湊,尤其前兩名僅差四分,冠軍之爭很大機會鬥到最後一刻,但護級組已提前宣佈“大結局”。隨着兩支榜尾球隊在上輪齊大敗,提前在倒數第四輪篤定降班。分階段鬥爭標組及護級組的原意是為提升競爭力,原以為能減少“大炒”對手,不過護級組前三與榜尾兩隊今屆的表現及成績,明顯出現相當大斷層,兩隊彷彿成為其他球隊、球員“刷數據”的工具,數據難以真實反映球員表現的好壞,對想依靠分析數據提升表現的球隊、球員,幫助可能有限。 有球圈人士認為,球員處於爭標組面對的對手整體實力更高,要交出入球及助攻,相比身處護級組更困難。球員表現的數據即使再突出,仍難免出現含金量是否足夠反映球員能力的擔憂,如何在當中取得更好的平衡,賽會或需再仔細研究。 賈大廚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