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藝人 叫張學友 張學友來澳門開演唱會,六十多的年紀,依然一票難求。他的《遙遠的她》,明知是個老調愛情故事,但那愛而不得的深情唱腔,就是會令人忍不住想流淚。《每天愛你多一些》和《你的名字我的姓氏》一響,腦海裡又浮現一幕幕新人對望時的甜絲絲,因為愛情的美好,張學友哼起來,剛剛好。 不過,演唱會真正讓我感動的,不只是歌,更是張學友這個人。他在台上逐一介紹伴奏樂手,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一個個名字、特點、擅長的樂器都細細道來。不是那種例行公事的感謝,而是發自內心的尊重。然後,他竟然在舞台上做了個一字馬——六十多歲的人啊,這種柔軟度和毅力,真是叫人目瞪口呆。他自己也坦誠,一直有保持身材,這種自律和克制,不是為了誰,只是為了對得起自己,也對得起觀眾。 我一直以為,張學友就是一個好歌手,也曾是令人驚艷的演員——他在《旺角卡門》演過的烏蠅哥,很多年了,總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今天的演唱會,讓我看到他更可愛的一面:一個願意把光環分給台上每一個人的大明星;一個年過六十,仍然用力活着、努力工作、精益求精、不讓自己停下來的人。他不靠經典吃老本,他一直在更新自己,也在幫我們更新記憶。他的“老派”,一點也不過時,也不勉強,而且令人感動又充滿能量。他用自己的方式,證明流行樂、證明偶像、證明專業和品格,永遠都不會過時。演唱會結束時,全場掌聲雷動。我知道,這不只是對他的歌聲,更是對他這種嚴謹、克己、尊重他人的人格魅力致敬。 這一夜,聽張學友唱歌,像是回頭看見自己曾經的青春,也看見一個人,可以怎樣持續成長,一直輝煌。這樣的生命力,這樣的張學友,怎能不喜歡? 林玉鳳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