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新聞小語)跨工區升級轉型 仍有可為

    跨工區升級轉型  仍有可為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步入第二階段發展,發展定位及方向清晰。同樣是粵澳合作的產物、國家首個跨境工業區珠澳跨境工業區,儘管近年調整發展方向及業務範圍,但受制於諸多因素,仍缺乏相應的配套政策,發展面臨瓶頸。

    珠澳跨境工業區發展近二十年,主要產業由一開始的工業為主,隨着兩地經濟發展,逐漸轉變成不同類型的高增值產業,如跨境電商、珠寶展覽、寫字樓辦公等。目前,跨工區澳門園區十一幅批租土地已全部批出,由承租企業自建的廠房全部投入使用,由政府投資興建的“跨境工業區工業大樓”,廠房運作大體良好。園區內從事的業務,主要涉及製衣、食品、飲料、中藥、大健康食品及寶石加工等。對比橫琴,跨工區進駐成本低、交通更便利,適合本澳初創或鞏固發展的中小企入場,尤其是電商。也有利企業“先跨工區,後橫琴”,修好內功,逐步升級。

    或許“主戰場”轉移至橫琴,跨工區相關監管政策近廿年未變,無法匹配新興產業需求和粵澳合作需要。園區硬件與生活配套嚴重滯後,缺乏銀行、餐飲、零售、酒店等基礎設施,企業員工每日通勤不便,入職意願低,形成“用工難”,不利吸引及留住人才,也降低企業投資意慾。以通關為例,中央近年接連推出各項惠澳措施,如橫琴單牌車、“澳車北上”等相應的便利出入境措施。跨工區口岸最先落實廿四小時通關,本具先天優勢,疫情期間因防控需要縮短至每日七時至二十四時,至今未恢復,導致物流通關效率下降。

    珠澳跨工區仍有可為。升級轉型關鍵在於珠澳兩地協商,爭取政策落地。只有珠澳攜手推動,從制度銜接、政策支援、通關安排及產業導向等方面提供全面配套,方能讓跨工區真正成為“因澳而設、因澳而立、為澳所用”的合作平台,讓更多本澳企業尤其中小企受惠,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政府有必要持續透過珠澳合作機制,推動優化政策及配套,讓跨工區的綜合優勢更好地發揮,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積極動能。



    夏  耘



41

鮮花
68

握手
40

雷人
87

路過
13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