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瓦新芽 現在汽車的功能和內部設計的科技感越來越強,諸如三百六十度全景攝像頭、巡航定速、語音助手等,都能給駕駛者帶來便利及樂趣。我沒有很多的駕駛經驗,理應不抗拒這些輔助功能,不過,在面對近乎空空如也的駕座的時候,我會感覺不踏實,並對昔日身旁的手煞,還有方向盤兩側的操作桿甚是想念。自嘲已經跟不上科技的步伐,朋友則說:“你只是喜歡比較old school的駕駛體驗而已。” Old school,即老派。我已經歷過一些年代,部分生活習慣與過去形成了連結。昔日的潮流,要麼早已被淘汰,要麼成了現代人眼中的老派、傳統。美其名曰是“懷舊”,但現實可能是開始失去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了。因為惰性、因為嫌麻煩、因為年紀大而學習得比較慢,我們會選擇逃避,然後找各種不去改變的借口。舊有舊的好,但新事物的出現也是現實使然;即使新舊可以並存,但我們也得隨波逐流才能趕得上時代的節奏。 下雨天,身處在陌生的城市,車廂裡是我熟悉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歌曲。系統已幫我規劃好路線,避開了最堵的地方,還細心提醒我在雨天駕駛要注意安全。面前的屏幕顯示着各種我需要的資訊,預示了我將會看到的風景。陌生城市已不再陌生。 路上途經村莊,雨下得越來越大,人們都躲在屋子裡,周遭陷入了靜謐。轉角處,一家在賣百合餃子的小店蒸氣氤氳,面對這種傳統小吃,我是毫無抵抗力的。於是我便把車停下來,祭五臟廟去。老闆熱情接待,還推薦了鰂魚粥,正合適在這種雨天吃,暖暖身體。 新舊事物都能給我們帶來不同的享受,不執着於過去,不拒絕迎接未來,似乎是與當下和解的最好方法。回到車廂裡,我選了播放平台推薦的最新歐美歌單,準備回家。 月 河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