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政府委澳大硏公私醫療協作



羅奕龍

    政府委澳大硏公私醫療協作



    澳協和分流病人漸見成效



    【澳門日報消息】立法會昨日下午舉行口頭質詢大會,議員李振宇提出緩解公營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工作壓力的口頭質詢。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已委託澳門大學開展關於公私營協同發展的研究,探討公私營醫療合作的最佳模式、維持服務份額平衡的機制,開展成本效益分析,並規劃醫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以促進醫療事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研究涉及與各持份者訪談和數據分析等工作,預計今年第四季有第一階段報告,並在明年上半年完成最終研究報告。

    協和專科門診量大增

    柯嵐表示,在分流公共專科醫療服務方面,衛生局與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主要在門診、住院與影像檢查等方面合作,分流公立醫療服務,縮短輪候時間。目前,澳協和醫院已開設四十七項專科門診,並聚焦衛生局輪候時間較長的專科門診,增派專家和提升服務量,至今已累計提供逾一萬人次的專科門診。今年五月份,專科門診量已達二千四百人次,較一月份近六百人次,增幅超過三倍。仁伯爵綜合醫院今年一至五月,專科門診初診輪候時間約為二點八周,較去年同期的三點三周,下降百分之十五點一。至於影像檢查方面,會透過兩間醫院的協作,優化資源配置和有效分流病人,縮短輪候時間。上述數據充分反映,澳協和醫院正逐步和有效落實分流的規劃。未來,隨着各方面配置到位和運作成熟,將有信心按預期於二○二七年底實現分擔仁伯爵綜合醫院百分之二十五的醫療服務目標。

    八方面研公私營協作

    李振宇追問時,關注到醫患關係和公私營協同發展研究的相關內容。柯嵐表示,相關研究報告有八方面內容,一、研究背景和目的;二、澳門醫療服務體系概況與挑戰,在此分析澳門公私營醫療的結構、服務需求變化和趨勢,以及政策調整的市場條件;三、澳門醫療服務各類機構的成本效益研究;四、澳門公私營醫療協作的模式、機制、管理架構,在此研究政府和市場在醫療合作中的角色分工和協作模式;五、澳協和醫院的定位和預期影響;六、醫療人力資源的協同規劃;七、公私營醫療協作新推和強化項目的建議,這是針對老齡化社會而做的政策建議;八、結論。

    衛生局關注醫護健康

    至於醫務人員的壓力和醫患關係,衛生局長羅奕龍表示,有密切關注醫護人員的身心健康,對於網上有言論對醫護人員的不滿,整體態度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並會以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覆查每個信息是否真實,每周會與不同部門的醫護人員溝通。以早前網上流傳,有員工反映下班後仍要接受調查的帖文為例,其見到後主動了解相關調查人員的清單,並向其解釋相關情況,相關人員均表示,明白和理解有關機制。



91

鮮花
31

握手
24

雷人
84

路過
78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