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 嵐 六成四居民有買醫療保險 柯司:暫無個人醫保補貼計劃 【澳門日報消息】議員陳亦立提出推動本澳自願性醫療保險計劃的口頭質詢。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表示,本澳現行醫療保障已涵蓋大部分居民的基本需求,確保弱勢獲得必要的醫療保障,暫未有計劃對購買個人醫療保險補貼。強調即使政府為醫療保險作出部分補貼,居民仍須承擔餘下費用,政府將持續關注醫療保險市場發展,並適時評估是否需要調整相關政策。 柯嵐表示,政府推行醫療補貼計劃逾十六年,透過醫療券補貼居民前往私人診所就診,並在二○二五年度醫療補貼計劃中,將醫療券金額調升至七百元。對於醫療保險,按照統計局去年第三季協助衛生局開展的“市民健康及就醫情況調查”結果估算,十六歲或以上的本地人口中,百分之四十二點九已購買個人醫療保險,百分之四十六點八有僱主提供醫療保險。總體來看,百分之六十四點五本地人口,持有至少一項個人或僱主提供的醫療保險。 政府考慮到如果推出補貼居民購買醫療保險方案,主要針對已持有醫療保險的居民,才能受惠,如何平衡未有購買醫療保險人士的福利投放,值得考慮。 關於分流服務和發展私營醫療市場方面,目前衛生局透過資助和購買服務,向居民提供免費或收費廉宜的醫療服務,包括中西醫門診、急診、住院、血液透析、放射治療、心科和眼科手術等。去年共為八十五點三萬人次提供服務。 醫療福利量入爲出 陳亦立追問時認為,雖有部分居民已購買保險,但關注保障程度是否足夠。柯嵐表示,隨着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醫療服務的需求和壓力會越來越大,當中包括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問題,以及失智和失能的老年人照護、腫瘤性疾病等,這些疾病的醫療周期和康復周期很長,需要持續的醫療服務和資源投入。 政府提供醫療福利時,始終需要考慮量入為出的基本原則,故資源應該優先使用在哪些方面,需要審視整個社會情況,在這方面願意與社會共同探討。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