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塔尼亞那座古老建築 貝利尼故居 博物館 一站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第二大城市卡塔尼亞的那座古老建築面前,我就彷彿耳聞意大利美聲時代,最重要的歌劇作曲家之一的溫琴佐 · 貝利尼(V·Bellini,一八〇一至一八三五年)歌劇《諾爾瑪》中的詠嘆調《聖潔的女神》了。古老建築散發着貝利尼的氣息,大門左側的牆上就有着貝利尼字樣的牌子。 走過顯然沒有怎樣收拾、分明有些雜亂的大院子,在對着大門的一個房子裡買了入場票,就聽到那個售票女人的吩咐,出房門向右便可找到貝利尼故居。踏上同樣古老的樓梯,便進入貫通着的三個展室。當然看不到貝利尼睡過的床,用過的家具,從貝利尼誕生年算起,已經過去了兩百多年了。但在這個開放於一九三〇年的貝利尼故居裡,我卻看到貝利尼的一些文字資料、手稿,和出版的樂譜、歌劇演出的海報,更有貝利尼的生平年表。目睹到那些已經發黃甚至發霉的原件,我只擔心還能保存多久!在展室裡,有着很年輕的貝利尼的雕像,我很願意與貝利尼雕像合照,因為,我實在欽佩他!一個只活了三十四歲,只有十年創作光陰的作曲家,卻寫出十一部歌劇。而且,十一部歌劇中的《諾爾瑪》、《夢遊女》、《清教徒》、《海盜》等,直到如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你說他不是天才嗎?那些可說跟貝利尼同時代、或差不多時代的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如羅西尼,活了七十六歲(一七九二至一八六八年),多尼采蒂也活了五十一歲(一七九七至一八四八年)……一經比較,你認為貝利尼值得令人肅然起敬嗎? 貝利尼的卡塔尼亞故居,能夠保存下來,那是卡塔尼亞人的功德!作為外國人的我,瞻仰了貝利尼的故居,就更加對貝利尼存世的崇高價值深信不疑。並促使我回國之後,要繼續學習、鑽研貝利尼的歌劇。(二之一) 費拉拉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