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愛 · 共融 根據PISA2022的研究結果顯示,澳門的教育公平稱譽全球。最能彰顯教育公平的一項指標,相信體現在照顧不同特質學生的學習差異上,融合教育正是針對此一目標而實施。 作為一名教師,筆者在六月中旬參加澳門舉行的“粵港澳融合教育交流大會”。交流大會以“新質賦能融合創新——推進粵港澳特殊教育高品質發展”為主題,讓與會者了解粵港澳三地,以及內地多個省市融合教育的實施情況,從而對融合教育的理念有更深入認識,大會提供即時手語翻譯和中英傳譯,讓不同需要的人士均能無障礙地了解交流大會的內容,體現融合教育的精神,使與會者更深切地體會到教育多元共融及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是次交流大會並為各地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個互相認識、交流經驗及提升專業水準的平台。筆者從中學到尊重及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使命和挑戰,如何因應每位學生的獨特性,以包容為出發點,從課程設計、教學方法,甚至到校園環境等方面作出調適,以發揮不同特質學生的所長。其中有講者分享透過差異化教學,讓不同能力的學生都可於同一課堂內皆可獲益,並且介紹數位學習支持平台輔助教學,同時設立班內的獎勵計劃,以達致關顧學生的個別差異,讓筆者深刻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愛心及用心。 交流大會的另一亮點是安排與會者參觀一所本澳的融合教育學校,這讓筆者對融合教育的理論應用有更直觀的認識。該校老師介紹她在課堂上所使用的科技軟件及刺激不同感官的實物教材,讓學生直接獲得其需要學習的資訊,增加學習的興趣;校園亦設置冷靜室,供需要緩和情緒的學生使用,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讓校園環境更友善及人性化。最令筆者特別印象深刻的是學生表演環節,展現尊重與合作的共融精神。這次參訪學校讓筆者感受到真正的融合教育不只存於理念,更是在校園生活中得到實現的美好場景。 通過是次交流大會,讓與會者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也令我們開始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真正接納了多元及差異。筆者發現自己有時候會不自覺地用單一標準及自我中心去看待他人,融合教育正在提醒着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未來,希望能參與更多相關活動及培訓,用心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同時鼓勵自己及所教導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及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共建友愛共融的生活環境。 太 陽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