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奴隸”人數只升不降 支持印度新勞動法的人認為,把過時的法典現代化,提高了法律的清晰度;但批評者警告:這些改革只有利於僱主,對工人的保護反而弱化了,例如其中一項法規使註冊工會變得更加困難:必須擁有至少百分之十的工人或者一百人(二者以少數為計)才能組織工會。百年前的印度工會法,規定僅七名工人,只要提出要求,便可組織工會。工會人士認為,沒有組織工會的權利,就只能忍受剝削性的工作條件。 不過,在印度最高法院工作的一位資深的勞動法律師認為,印度真正的問題是未能有效實施這些(勞動)法律,讓工人處於危險之中。近年印度就業崗位成長停滯,可能加劇工人受剝削和忍受強迫勞動,因為印度頂尖的工程學院——印度理工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引以為傲的,是每年全球最大的銀行、科技巨頭和其他跨國公司都會在門口排隊,以高薪來吸引畢業生到他們公司工作。然而,自新冠疫情重創經濟以來,印度理工學院畢業生找到工作的比例劇降了十個百分點,至今仍未恢復。如果頂尖院校的畢業生也難找到工作,一葉知秋,其他的求職者多被迫接受他們能夠找到的任何工作,剝削、不公平、強迫勞動,遇到這種情況的機率更高了。 數據顯示,印度私營部門投資佔國內GDP比例降到三年來最低;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影響,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正進一步萎縮。如此環境,真不知道莫迪如何把印度的經濟規模由三點五萬億美元提升到五萬億了。勞工部官員還說要拯救一千八百萬名“債役勞工”?印度勞工組織預言,這批“現代奴隸”的人數,只會上升,不會減少。 (印度是全球最大強迫勞動經濟體 · 十二 · 完) 沈 實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