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燃油棍波好 上星期,相約一位在香港及內地都很受歡迎的香港影視男星接受訪問及拍攝,內容本來以他現時擁有的一部高性能座駕為主,座駕雖然不是甚麼新車,也不是甚麼高科技產品,卻蘊藏男人們最重要的浪漫,包括內燃高性能引擎、棍波,以及全敞篷搭配。 跟這位影視男星訪問期間,發覺對方對汽車有自己的見解,雖然家裡已有電動SUV坐陣,自己最喜愛的還是鏡頭前的高性能棍波開篷跑車。說到這裡,也讓筆者想起幾位好朋車友的收藏,他們對汽車有各自想法,唯一相同的是大家暫時對於熾熱的電動車還未能提起興趣來,除非有一天再無任何汽油供應給內燃引擎汽車,不然的話,也不會步入電動車的世界。 朋友們始終沉醉於自己得意搜尋回來的經典座駕,其中一位是筆者認識超過三十載、曾是鄰居、也曾是某大汽車品牌代理高層,他目前擁有的包括筆者之前也拍攝過的1998年平治E55 AMG,配V8自然吸氣5.4公升大馬力引擎;同時也有一部極罕有,由當年仍屬英國的MG車廠專為日本市場而製作的開篷棍波RV8兩座位開篷跑車;還有一部堪稱經典中的經典,車齡接近60年,用上最早期棍波的富豪122四門房車。 還有一位,既是筆者的家庭醫生,也是好友兼車迷。醫生很早期便擁有一部棍波的保時捷993 Carrera 2,之後在筆者推薦下購入只有6前速手排、右軚生產量有限的寶馬1M,其後又購買981時期只有棍波的保時捷Cayman GT4;正當他對於這些棍波跑車樂此不疲之際,忽然又興之所至,訂購保時捷992的GT3 RS棍波版。醫生雖然不愛飆車,卻喜歡感受棍波超跑帶來的駕駛樂趣和感覺,享受純種內燃棍波的行走精神。 以上兩位,都是忠貞不二的內燃引擎棍波操作鐵粉,無論怎樣引誘,他們也不會打電動車的主意。筆者曾經把一部保時捷Taycan給醫生試開,對於全電動、無聲無息但強烈非常的加速感,醫生並不感太大興趣,可以肯定,內燃棍波才是最適合他的那杯茶。 戴年駿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