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飲早茶不容易 從網上看到許多關於廣州人飲早茶的熱鬧情況,我雖曾旅次廣州,可惜未有參與此盛會。回到澳門,恰值有朋友從楓葉國歸來,於是相約早上八時在嘉年華酒樓飲早茶。 回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人相當熱衷飲早茶。十月初五街有三大茶樓:六國、得來,還有以“拖地叉燒”聞名的冠男,早上茶市均有不少捧場客。那時的早茶時間,可以提早到凌晨三、四點,即港澳輪“大來”或“佛山”泊岸後,即有客人上岸飲早茶。現今茶樓的早茶時間,已大大推遲。我與友人相約八時嘉年華見面,訂位時對方回覆:“抱歉,本店九時才開始營業。”經多方打聽,才知澳門大多數茶樓的早茶時間都已延後,唯有新口岸的聯邦酒樓,堅持早上八時有早茶供應。 隨着生活環境和節奏的改變,茶餐廳的興起逐漸取代了人們飲早茶的習慣。一杯奶茶或咖啡,替代了普洱、鐵觀音;蛋治豬扒包,也取代了“一盅兩件”的蝦餃、燒賣。何況大多數茶餐廳在早上七時後便開門營業,正好契合上班族的時間需求。還有,飲早茶離不開一個“嘆”字,慢慢的“摸杯底”,細細地品茗,如果沒有充分的時間,就大失飲早茶的情趣了,這是許多上班族難以企及的“慢時光”。看來飲早茶習慣式微,將會更甚。 ·為食大夫·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