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空腹抽血 是否“滴水不沾”? 平常去體檢,化驗單上會要求“空腹”,很多人都以為大清早起來抽血前不能沾一點水。其實,空腹抽血不等於“滴水不沾”。 需要空腹抽血檢查的化驗,大部分都是生化檢查的項目,這些易受飲食因素的影響,所以需要“空腹”。但是“空腹”不是完全禁水,少量飲水維持正常的水分需求,一般不會對化驗結果產生明顯的影響。 空腹抽血是指淸晨未進餐前所抽取的靜脈血,因為此時抽取的空腹血,對檢查的各種生化成分比較穩定,更具客觀性。如果進食後抽的血,例如常見的血糖、血脂、腎功能、肝功能等等,會改變血清中的成分,造成誤診。體檢前大量飲水會稀釋血液,也會導致諸多檢查出現誤差。 體檢當天晨起後,不吃早餐或吸收熱量,一般可以少量飲水,如喝上幾口白溫水(不超過一百毫升)一般不會影響檢測結果。而且,受驗人從家到達檢查地的過程中,人體能將這些水分完全吸收,並已滲透進入人體代謝,對體檢也不會有明顯影響。但要強調的是,到檢查地就不要飲水了,更不要喝糖、茶、咖啡等飲料。 另外,在抽血前天應保持正常飲食,不要喝酒、夜宵等。醫學上的“空腹”一般要求在採血前十二至十四小時禁食,最少也要禁八小時以上。最好從抽血前一天晚上八時開始禁食,到次日早上八時至十時抽血。超過早上十時,因受體內生理性內分泌繳素影響,可能會對體檢指標有影響。 徐惠嵐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