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点击收藏
  • 手机版
    手机扫一扫访问
    迪恩网络手机版
  • 关注官方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
    迪恩网络公众号

(潤物無聲)水蘊六德:從自然靈物到生命修行的啟示

    水蘊六德:從自然靈物到生命修行的啟示



    老子曾言:“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真正的泱泱大國,應如大海般容納一切,善惡是非都能包容化解。“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大國若總想兼併他國,便是侵略;而“兼畜”並非吞併,而是保護,這正是我國政治的特色。小國期望找到牢固的依靠,大國若能保護小國,兩者便能各得其所。可惜當今世界,一些大國尚未領悟此道。

    南懷瑾老師以佛法妙解水之特性。他說:“你看那流水,‘到江送客棹,出岳潤民田’,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此乃佈施波羅密;流水不接納死物,任何髒污投入其中,都會被浮出水面,這是持戒波羅密;水流遇石,不生嗔怒,只輕輕轉彎,繼續前行,體現的是忍辱波羅密;水始終奔騰不息,朝着目標前進,便是精進波羅密;水流清澈見底,平靜無波,此為禪定波羅密;而每一個浪頭、每一分每一秒的水流,都在變化,既連續又不恆久,這便是般若(智慧)波羅密。”水,竟如此完美地具足六德,令人驚歎。

    正因這些關於水的深刻哲理,我對水產生了濃厚的喜愛之情。我熱衷游泳,感受水的輕撫與包容;也喜歡前往海邊,靜望無垠大海,聆聽海浪聲聲,盡情呐喊,釋放疲憊與壓力。爬山時,我常坐在溪邊、澗旁或是瀑布之下,傾聽流水潺潺,讓那靈動的聲音洗滌心靈,用心感受水的靈性。正如老子所言“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母性的安靜柔弱,往往能克服動盪,以靜制動,戰勝剛強。

    其實萬事萬物皆是我們的啟蒙老師,家父馬萬祺先生常教導我,若過分關注自我,便會錯失身邊諸多珍貴事物。我們應當心懷“大我”,而非局限於“小我”。人的胸襟要如大海般“海納百川”,學會謙下、包容他人,愛護他人,給他人留有餘地。正如孔子所言“仲尼不為已甚者”,做事不應太絕,要給人轉圜的空間。

    (下)



    馬有慧



7

鮮花
20

握手
85

雷人
23

路過
22

雞蛋

該文章已有0人參與評論

請發表評論

全部評論

扫描微信二维码

查看手机版网站

随时了解更新最新资讯

400-123-45678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 9:00~18:00)

在线QQ客服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齐浜大厦456号2幢10楼
电邮:green_ps@ppap.com.cn
移动电话:133012156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