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年街內設有多所學校,商業氣息尚不濃厚。 ![]() 約翰四世是葡國復國後的首任國王 ![]() 約翰四世大馬路今天車水馬龍,百年前此處仍是海。 ![]() 葡京酒店開幕後街道迅速繁盛起來 ![]() 百年“四世”顯風華 在繁忙的殷皇子大馬路中間,橫亙着同樣熙攘的約翰四世大馬路。澳門以葡國人命名的街道名並不少見,約翰四世又是何許人呢? 復國國王街道命名 約翰四世是葡萄牙復國後第一任國王——若昂四世(João IV)的澳門音譯,他生於一六〇四年,登基之前是葡萄牙第六任布拉干薩公爵。一六二〇年代,西班牙對葡萄牙的統治不得人心,國內起義不斷。 至一六四〇年葡萄牙貴族推翻西班牙統治,若昂四世被推為新國王。作為復國後首任國王,街道以他命名也順理成章了。 填海造陸逐步繁盛 以前此處一直是海,直至一九三〇年代,約翰四世大馬路及亞馬喇前地等區域方填成陸地。填海伊始,區內荒蕪,後來才有學校、樓宇。如今澳門葡文學校前身的利宵中學(國立殷皇子中學前身)及商業學校都曾設於此。 葡京帶動商業興起 一九七〇年代葡京酒店開幕,帶動周邊發展。一九七五年新麗華酒店在馬路西南端落成,成為地標;許多當舖也陸續進駐街內,高峰期街內曾有逾十家押店,後才逐漸遷出。 一九八六年利宵中學遷出,原址被分成三個地段發展,其中一段劃歸商業學校,另一段則建成華榕大廈、群發花園和中國銀行大廈,以北地段則發展成如今的“友誼廣場”。南接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的末端馬路於一九九一年改為單向行車至今,形成今日樣貌。 熙攘寧靜共存一街 百年變遷,海已成陸,建起廣廈,化為鬧市。如今街上商業繁盛,更有書聲琅琅,有摩肩接踵的熙攘,亦有難得放鬆的空間,不同生活面貌和節奏並存於一街,相映成趣。 欲知更多詳情,立即掃碼欣賞。 |
請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