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執中(左一)、朱叢遷(右一)與張錦江(左二)合照。 ![]() 張錦江與出席講座者合影 學者解構新說山海經繪本奇美 【澳門日報消息】澳門作家協會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發展基金資助的文化講座《談新神話小說“新說山海經系列繪本”的奇美》,於上月廿九日下午三時在澳門街坊總會社區服務大樓成功舉辦。此次講座邀請中國著名作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張錦江主講,澳門作家協會榮譽會長(澳門大學學生事務長)彭執中、副會長朱叢遷到場。張錦江教授深入探討中國古籍《山海經》與新神話小說長卷《新說山海經》的閱讀之法,解析系列繪本的獨特魅力,吸引澳門多所高校與中學師生、文學愛好者及眾多家長和小朋友參與,現場反響熱烈。 張錦江是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文學創作與批評,其代表作《新說山海經》於二○一二年開始策劃擴寫,該系列小說分十二卷、共計逾一百四十萬字,該系列作品不僅填補了《山海經》神話散佚的空白,也將其古典精神現代化重構,賦予神話當代表達的生命力。 講座伊始,張錦江便聚焦“怎樣閱讀中國古籍《山海經》與新神話小說長卷《新說山海經》”展開論述。他強調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的判斷:“中國之神話與傳說,今尚無集錄為專書者,僅散見於古籍,而《山海經》中特多。” 三度創作文字變畫 隨後,張錦江詳細闡釋《新說山海經系列繪本》的“奇美”所在。該系列繪本由其原創繪本新神話小說《新說山海經》改編,歷經“二度創作”與“三度創作”而成:“二度創作”將七八千字甚至一萬多字的原作精簡為一千三百多字,在保留主要情節、核心價值觀及現代理念的基礎上,實現文本的凝練表達;“三度創作”則與畫家深度合作,將文字轉化為一幅幅極具古風的視覺圖像,賦予文本全新的美學呈現。 多種譯本遠銷海外 據悉,張錦江新神話小說《新說山海經》已獲唯一國家知識產權證書,文字版本與系列繪本現已出版近四十萬冊,並被翻譯成意大利文、阿拉伯文、馬來文、尼泊爾文等多種語言版本,遠銷海外,繁體中文版由香港中華書局出版。其中《羽人》《黑森林》《白鹿記》《青燕》《金種子》等繪本代表作,以懸念迭起的情節、富有哲理的詩意語言與古風視覺圖像,廣受各界好評。《羽人》曾榮獲“上海好童書獎”,《九鳳》刊載於《人民文學》,並由著名導演王國平改編為AI動畫電影,於去年六月作為獻禮作品亮相第廿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青燕》為去年十一月上海國際童書展最閃亮的繪本,並在現場與馬來西亞出版公司簽約馬來文譯本。 互動環節中,現場觀眾踴躍提問。老師與小朋友們圍繞“《山海經》中神奇動物與現代故事動物在構思上的異同”“如何從晦澀難懂的《山海經》創作出讓人易懂的《新說山海經》”等問題展開深度對話,現場氣氛熱烈,啟發了澳門青年學子和本澳文學愛好者的文化想像與創作熱情。 |
請發表評論